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總商會擬第四季重啟訪美 稱企業用科技增效率 工種調整料續現

標籤:

【明報專訊】香港總商會原定4月到訪美國會見當地商界及爭取約見商貿官員,惟當時中美貿易戰升溫,行程因此延後。總商會主席陳瑞娟昨日在周年會員大會記者會上表示,經重新審視環境後,預計將於今年第四季到訪美國。明報記者 黃志偉

此前,總商會表示決定將訪美行程延後至今年下半年,昨日再將日期確定為第四季。立法會代表林健鋒表示,雖然訪美行程延後,但其間有美國商家來港查詢,如何將部分中國內地生產的貨品轉移至東南亞地區。他指出:「美國商界保持過去幾年態度,即『中國+1』。他們不會貿然放棄在中國的生產,但希望香港商界幫手協助在其他地方開設多一個生產點。」他亦提及,中美關稅暫緩的90日期間,香港廠家將積壓庫存盡快出口,惟現時另一問題是貨櫃箱短缺。

林健鋒:美企不會貿然棄中國生產

對於近期本港有銀行裁員,以及餐飲與零售企業倒閉的情况,林健鋒認為,香港現時處於轉型期,「這些是否真正裁員?我覺得很多公司是將內部運作優化」,即利用更多高科技提高營運效率。他相信,公司調整部分工種的情况將在未來陸續發生,「若調整是好,將令香港競爭力增加」,而且本港失業率仍處於較低水平。

林又表示,正如政府若應用科技精簡程序、加快效率,便可吸引更多生意,隨之需調配更多人手,並強調「走向高科技是必須」。同時,他希望香港經濟於下半年轉好,屆時各行業將需要更多人手。

倡業界調整營運模式 以創新應對

此外,陳瑞娟指出,由於全球經濟環境因關稅不穩定,影響投資及消費信心,「變咗大家比較保守」。本地零售業除受電商衝擊外,亦面對消費模式改變、鄰近地區競爭加劇及信心不足等多重挑戰。她建議業界調整營運模式,例如提升顧客體驗,以創新和多元化應對變局。

她提到,轉型期間裁員與人才流動屬正常現象,企業應積極協助員工提升技能。總商會亦設有培訓學院,支援會員企業進行人才培育。她重申,總商會維持香港今年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為2.3%。

本身為安永香港及澳門區前主管合伙人的陳瑞娟昨天在香港總商會會員大會上,獲選連任本年度總商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