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元光經營「車來了」 毛利率穩定

【明報專訊】搭巴士,追車尾,慘!筆者自小有「追車尾」這項「特異功能」,小巴、巴士,甚至火車、港鐵等等,多是見車尾多、見車頭少。直至近年巴士公司App提供各路線實時到站信息,筆者才不至於把追車尾這項技能寫進履歷。在寫業配文、替巴士公司賣廣告嗎?對,就是賣廣告,我指的是經營交通實時資訊App的收入模式,其實就是賣廣告。當用戶搜尋各交通工具資訊時,插播廣告賺取收入,正是是次所介紹的元光科技(下簡稱:元光)。

撰文 旻晞

元光科技營運的App叫「車來了」,2013年推出市場,利用大數據分析,為用戶提供即時可靠的公共交通信息,例如公交時刻表及準確的預計到站時間,旨在令用戶減少等車時間,或避免「追車尾」的慘痛經歷。根據灼熾諮詢的資料,截至去年底,車來了是中國城市覆蓋率最大的實時公交信息平台,覆蓋274個城市,特別是在三線城市及低線城市擁有較大的份額,今年3月28日,集團更開始將實時數據覆蓋範圍擴至香港,以作為國際擴展的一部分。

擁3億用戶 移動廣告佔收入98%

截至去年底車來了累計用戶達2.98億戶,按年增加13%;去年平均月活躍用戶達2908萬人,在中國實時公交信息平台中排名第三。同一資料顯示,今年2月推出的車來了版本顯示公交線路方面的準確率達到約99.5%,以及顯示實時公交位置方面準確率達到97.8%,兩者均超出行業平均水平約90%;至於公交車到站時間預測的準確率達到90%,亦優於行業平均水平約85%。

車來了主要收入便是賣廣告,去年98%收入都是來自移動廣告服務,只餘2%來自數據技術服務。集團指出,在車來了上投放廣告、廣告以開屏廣告、橫幅及標識的形式出現在車來了各處,並一般按每千次廣告收費,客戶為其廣告獲得的每千次觀看或展示付費。其廣告又可分為兩種方式:程序化廣告,以及品牌廣告,前者佔集團移動廣告收入的95%。所謂程序化廣告,是指通過算法過程,使用數字廣告庫存的實時競價,自動買賣線上廣告庫存,其間完全毋須買賣雙方談判。由購買、出售及投放全面自動化,特點是實時競價和算法決策,使廣告主能夠大規模、實時地訪問廣告庫存,同時使媒體發布商可通過實時定價和需求匯總以實現最大化收益。集團與程序化廣告平台的合作中,通過拍賣機制銷售廣告庫存。收取的廣告費乃基於車來了廣告獲得的曝光量而決定。

至於品牌廣告,便是元光直接銷售廣告庫存予各品牌,或代表彼等的第三方代理商,再根據展示次數收取固定費用,形式上便有如傳統的廣告銷售,惟相關廣告收益佔移動廣告服務的比重,已由2022年的12.4%降至去年的5%,不太左右業績好壞。

仍未扭虧 惟已錄經調整淨利潤

從業績看,近兩年集團收入較波動,去年收入增幅大幅放緩近12個百分點至17.7%,尤其數據技術服務收入更按年倒退近四成,集團解釋主要是客戶減預算所致。當然,2023年收入急速增長,亦與2022年疫情年比較基數較低有關,疫情期間可以想像每日通勤上班上學的人流大減,還需看車來了?白車除外。若論毛利率看,集團過去兩年在收入及銷售成本之間的控制頗能平衡。毛利率保持穩定,或反映其廣告定價能「企硬」。同時雖然集團至今仍未扭虧,但撇除金融資產公允值損益後,其實已錄得經調整淨利潤,業績不過不失。

集團的銷售成本構成,主要包括數據許可費、服務器租賃成本、業務人員的員工成本及跨網絡廣告費。當中,又以數據許可費佔比最高,如往績期間,數據許可費佔銷售成本比重一直維持五成左右, 過去兩年相關費用增幅分別為10%及12%,增速均低於同期收入,屬有利發展。相關費用顧名思義便是向車來了運營所在的若干城鎮的交通機構獲得許可使用公交車數據,以在車來了上提供準確的實時公交車更新,並通常向該等交通機構支付年度許可費。有時候,元光亦能免費獲得其他交通機構的許可,在「等價交換」下,亦免費向該等機構提供數據技術服務,以換取對彼等數據的權限。

元光科技去年12月向港交所遞表申請來港上市;至今年1月獲中證監發出境外上市備案通知書,計劃發行不超過2858萬股普通股於港交所掛牌;至本月16日通過上市聆訊,可短時間內開展招股行動,獨家保薦人為中金。惟碰巧遇上「寧王」寧德時代(3750)月內招股,要暫避風頭也是可以理解。

先後引入雷軍阿里弘道資本等

既等了多年亦不急於一時。自2013年成立以來,元光共有6輪融資,先後引入小米(1810)創辦人雷軍、阿里巴巴(9988)、弘道資本等。同時在經營層面,集團保持錄得經營現金淨流入,去年便有5642萬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底手頭現金達5630萬元。而是次來港集資所得,主要用於增加集團技術能力,加強銷售及營銷,以增強市佔率及品牌知名度。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新股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