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KGI凱基:美債息波動 避險功能仍在

【明報專訊】本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經濟仍然強韌,但取態趨於保守。美國5月標普全球綜合PMI初值升至52.1,較4月的50.6回升,顯示商業活動加快。製造與服務業PMI分別自50.2及50.8升至52.3,皆優於市場預期的49.8及51。數據反映企業與客戶在90天關稅暫緩期內提前備貨,導致庫存激增至18年新高。

關稅雖暫緩,但整體價格壓力加重,投入成本指數升至63.4,最終商品與服務售價指數升至59.3,為2022年中以來高點。就業指數降至49.5,反映企業對需求與成本前景轉趨保守。

此外,美國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由22.9萬人小幅下降至22.7萬人,低於市場預期23萬,但續領人數增至190.3萬人,創2021年11月以來新高。調查顯示,企業因政策不確定性對增聘態度趨於保守,部分產業如運輸與零售預期未來將裁員。

整體數據反映企業活動短期改善,但通脹與就業風險升溫,經濟成長動能恐受後續政策與物價變化牽制。

本周聯儲局官員近期密集針對關稅影響發表談話,認為雖然部分通脹數據仍低於預期,但實際價格壓力可能尚未全面反映。亞特蘭大聯儲銀行行長Bostic指出,企業透過提前備貨延後了關稅衝擊,但這類策略已逐步失效,後續價格將開始調整,需觀察消費者反應,認為應維持觀望,預估全年僅降息0.25厘。

聖路易斯聯儲銀行行長Musalem表示,關稅對物價的傳導可能為一次過,也可能帶來持續壓力,聯儲局不應預先承諾政策寬鬆。若通脹預期失控、民眾對物價穩定的信心轉弱,聯儲局應優先穩定物價,除非經濟明顯惡化,否則不宜貿然降息。儘管近期美中關係出現緩解,整體政策不確定性仍使家庭與企業支出趨於保守,將拖累經濟成長。整體而言,聯儲局立場轉趨謹慎,短期內政策維持按兵不動。

另外,周四受眾議院以些微差距通過「調和法案」影響,美債孳息率一度急升,市場情緒轉趨謹慎。該法案內容包括提高SALT扣抵上限、提前實施醫療補助工作條件並上調舉債上限,預估將使未來10年赤字增加3.3萬億美元。

法案通過,加上較早前20年期國債招標及穆迪降評,本周長年期債息偏向波動,但遠遠未需要憂慮違約風險,若經濟轉差,我們預期美債仍有望發揮避險功能。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其及其有聯繫者並無擁有上述股份發行人之財務權益)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KGI凱基 投資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