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小米(1810)近日公布自主研發的3納米晶片「玄戒O1」數據,瑞銀投資銀行台灣研究主管Randy Abrams表示,即使小米能最終發展晶片成功,亦要考慮成本因素,若要成功將晶片大規模應用於其產品運行,必須為長期投入;他亦認為關鍵之處為調制解調器(Modem),更提到要製造一款符合全球標準的調制解調器或需數年時間。
調制解調器簡單而言,為處理信號與電子產品能讀取數碼信號,兩者之間轉換的裝置;Abrams解釋,若小米於發展晶片上要達到一個合適成本水平,需要一個好的調制解調器,另他提到將晶片連接整個物聯網(IOT)設備網絡,或會需要用到更長時間。
他續稱,小米於研究早期其晶片的用途有限,但當公司成功研發調制解調器,公司有能力將晶片能力滲透到其他用途。
另一方面,瑞銀投資銀行東盟研究主管暨亞太區科技技術研究主管Nicolas Gaudois表示,以iPhone為例,原始設備製造商(OEM)不太可能只針對美國市場加價,而OEM會將加價範圍擴至全球,因全球手機的需求增長潛力減弱,以及避免出現差價套利(arbitrage)的情况,如美國消費者會跨境到墨西哥及加拿大買智能手機。
此外,Gaudois提到於不確定性的環境下,瑞銀料今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銷量按年增長率只有1%,明年銷量增速則為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