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大馬樓價按季跌2.5% 全年料平穩

【明報專訊】馬來西亞今年首季樓價按季跌逾2%,惟按年計仍錄升幅。儘管目前大馬樓市充滿挑戰,當地產業顧問公司CBRE/WTW認為,美國加徵關稅或影響大馬經濟,但當地首季就業市場持續改善,支持消費信心,加上息率有望進一步下調,料今年經濟可保持韌性,樓價有望保持平穩。

馬來西亞國家房產資訊中心(NAPIC)初步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馬來西亞樓價指數(MHPI)按季跌2.5%,為繼2021年第三季後,再次錄得按季跌幅,但按年計則微升0.9%至225.3點,首季平均樓價由2024年第四季約49.8萬令吉,稍回落至約48.6萬令吉。至於各類住宅價格,今年首季按年計僅排屋樓價錄升幅,期內排屋平均樓價按年升2.2%,至47.1萬令吉;同期以半獨立屋樓價跌幅最大,首季平均樓價按年跌1.3%至73.1萬令吉;獨立屋及公寓樓價按年計亦錄跌幅,其中獨立屋樓價今年首季按年微跌0.2%,平均樓價約65.7萬令吉;期內公寓平均樓價按年則跌0.6%至約37.4萬令吉。

首季住宅成交量按季跌近13%

至於當地首季整體住宅成交價及成交量,按季計均錄跌幅。再參考NAPIC的數據,大馬今年首季整體住宅成交量較2024年第四季約6.8萬宗,跌近13%至約5.9萬宗;同期整體住宅成交額亦按季跌14.9%至約245.2億令吉,2024年第四季為約288.1億令吉。

至於包括吉隆坡在內的巴生谷地區(Klang Valley)樓市表現,據CBRE/WTW的數據,該區去年第四季公寓成交量按年升8%,同期成交額按年升18%,經歷去年第四季成交價量齊升後,今年首季初步數據顯示按年計樓市交投表現保持平穩。

上季未售出已完工住宅量跌2.9%

供應方面,NAPIC數據顯示,今年首季大馬整體新動工住宅單位數量按年增32.5%至約2.8萬伙,新完工住宅單位數量按年增30.2%至9329伙,同期推售新盤單位按年大增1.2倍,至約1.2萬伙,去年同期則為5585伙,今年首季當地新盤銷量按年增加10.8%,而今年首季未售出的已完工住宅量近2.4萬伙,按季微升1.6%,按年則跌2.9%,反映住宅存量有所改善。至於巴生谷地區的住宅供應,CBRE/WTW的報告指出,今年首季區內住宅存量減少,期內區內未出售住宅量按年跌3%,住宅存量中約93%為公寓單位。

就業續改善 下半年有望減息

馬來西亞房產估價及服務局總監阿都拉薩指出,儘管今年首季當地整體房地產市場按年計成交價量均錄跌幅,反映今年樓市交投起步較慢,但建築活動和新住宅增加,加上政府的多項支持樓市措施,有望支撐樓市增長,全年趨勢保持正面。

CBRE/WTW報告指出,受惠於家庭開支和投資活動增加,加上外圍需求上升,馬來西亞今年首季經濟增長達4.4%,惟市場普遍預期美國加徵關稅將影響大馬經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今年大馬經濟增長的預測已由4.7%下調至4.1%,意味馬來西亞國家銀行早前設下的今年經濟增長4.5%至5.5%目標,未必能夠實現,但今年大馬就業市場持續改善,首季失業率降至3.1%,為疫後最低水平,支持消費信心,加上首季通脹率已降至1.5%,當地今年下半年有望減息,預期全年經濟可保持韌性,下半年樓市成交量或會有短暫時間受經濟增長放緩影響,惟料樓價有望保持平穩。

近年不乏馬來西亞樓盤在港銷售,如位於馬來西亞吉隆坡白沙羅高地(Damansara Heights)的DC Residensi,項目由GuocoLand Malaysia發展,屋苑提供泳池、健身室、迷你電影院、私人宴會廳及燒烤區等設施,單位戶型方面提供1至3房選擇,單位面積介乎904至2982平方呎,售價約由130萬令吉起。

明報記者 劉敬華

[環球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