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安聯投資高級基金經理程昀(Grant Cheng)及富蘭克林鄧普頓研究院首席市場策略師Stephen Dover目前均看好歐洲股市,下文他們將介紹在歐洲股市中偏好的板塊,當中包括金融、工業、資訊科技及消費必需品股。
安聯投資程昀在專訪中指出,由他管理的「安聯歐洲股息基金」目前最重倉的便是金融板塊,當中包括銀行股及保險股等,其除了不受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直接影響外,最重要是本身的基本因素亦良好。
不少投資者對歐洲金融股的印象是,在2010年至2012年經歷歐債危機為銀行業帶來巨額壞帳後,歐洲央行在其後需要大幅減息至零水平及維持多年,而零息環境令銀行利息收入暴跌及保險公司投資收入大減,不利盈利表現,故此認為歐洲金融股不宜投資,而程昀認為,這些均已是歷史,對於歐洲金融股來說,最大利好因素是歐洲央行於2022年7月曾開始調高政策利率,結束此前多年異常的零利率環境,至今實現利率正常化(見圖)。
程昀解釋,隨着2022年7月以來歐洲出現正常的利率環境,當地銀行可賺取合理利息收入,保險公司的投資收入亦顯著改善,而過去近3年這些歐洲金融股盈利改善,估值亦上揚,引領股價有可觀升幅:「即使是優質歐洲銀行股,在行業最低潮時帳面值曾低到0.3至0.4倍,目前其估值回升至帳面值以上,股價也就有數以倍計的升幅。」
另外,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後,不少投資者擔心歐洲經濟衰退令當地銀行壞帳急升,而這情况最終沒有出現,程昀認為亦是歐洲銀行股近年另一重大利好因素。
程昀分析,由於歐洲大型銀行股本身已有頗高的資本充足比率,隨着近年盈利上升,可慷慨派息及回購股份以回饋股東,亦是該板塊另一亮點。
向前望的話,即使歐洲央行早於去年6月已經開始減息,至今減息7次,以三大關鍵利率之一的主要再融資利率為例,期內由4.5厘大幅下調2.1厘至目前的2.4厘,但程昀相信該利率不會減至顯著低於2厘以下,即利率正常化的大環境不會被破壞,這對於歐洲金融股仍屬正面。
除了歐洲金融股外,一如程昀在上文指出,德國未來將增加投資1萬億歐元於軍事及基建,而增加政府財政預算作投資亦是歐洲多國的政策方向,故他亦看好受惠此政策的歐洲工業股。
另外,富蘭克林鄧普頓Stephen Dover目前亦看好歐洲股市,尤其是市值比較大的股份。板塊方面,Dover分析,歐洲多國增加政府國防開支,利好可以提供相關網絡安全服務的資訊科技股;另外,Dover認為,歐洲不少消費必需品股股息率吸引,同樣值得留意。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