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袁國守:意國磚頭買不過

【明報專訊】放了個多星期大假,回看港股過去兩周表現,延續「有波幅無升幅」格局,暫走不出23,000至24,000點上落區間。其實,不管是物業還是股債匯投資,真的需要頻繁出入嗎?好些時候,捉到一個大升浪,如2009年起展開升勢的美股,回報或許更勝每天營營役役的炒賣。因此,有時間,筆者寧放眼全球尋投資機會,而非盯實單一資產或地區「密密炒」,今天想談的主角,是剛從那裏回來的意大利。

加入《明報》之初,已想一談意大利的種種,當然包括當地股票和物業投資,但過往一年多環球金融市場風起雲湧,實沒閒情分享這個「小眾」市場的潛在投資價值。

不過,機會來了,近日港股在整固中,美股亦自收復4月2日「解放日」失地後,目前未見有明確單邊走向,故盼容筆者「私心」聊聊較少投資者理會的意大利。

先坦誠,對於意大利,筆者是「偏心」又或「犯賤」的,她的不好,如交通、治安、公共秩序以至人民公德,想比西北歐國家例如德國、瑞士、挪威和瑞典等,顯然比下去。可是,過去廿年,筆者還是一去再去,斷估前後曾逗留意大利的日數近百天,不多亦不少。

畢竟這裏是《Money Monday》,非《Travel Monday》,故何以吸引筆者多次重遊意國,簡單說是因眾所周知的美食、建築和歷史文化便算了,不深入解釋。但論投資當地物業,筆者會斬釘截鐵的說:不。

「1歐元房」年久失修 交通不便

何解?簡化分兩類物業去討論。一是相信各位也曾聽聞的,什麼意大利好些地區推動「1歐元買房」政策,只要花點耐性讀完相關消息或報道,便知道這類「1歐元房」,多位處意大利的山旮旯小鎮。對於意國的小城小鎮,筆者算是曾遊歷不少,逗留數天閒逛會是享受,住十年八載則等同受罪,除交通不便,城內鎮內娛樂場所及醫療設施不足,且已不談置業人士必須於指定時間內翻修該房屋,才能真正取得所有權的問題,而「1歐元房」多是年久失修,不難推想,裝修費一百數十萬元走不了。

好了,第二類,「正常」的物業,以意大利生活物價數一數二高的米蘭為例,一個近千平方呎的單位,通常不用500萬港元,對香港業主來說,很便宜吧。然而,如果閣下打算在當地長居,先要學好意大利文,否則離開遊客區後,每天只是「雞同鴨講」。

在當地買樓收租?既然筆者說對意國「偏心」,過去多年自然不時蒐集或閱讀有關意大利的資訊,綜合網上資料,以及幾位長居或熟悉意國的KOL見解,在當地出租物業,須繳交的物業稅不輕,一般至少20%以上,年租金收益約達49萬港元以上,物業稅比重更達40%以上。再者,歐洲如意大利,法律上對租客的保障甚高,對出租業主則可能帶來麻煩;舉例說,據一位KOL分享,假如租客於租屋期間懷孕,業主是無權拒絕續租的,換言之,租客懷孕期間,業主不能出售該物業。

國泰將直航羅馬 受惠旅遊旺季將至

要博意大利概念投資?倒不如留意意大利時尚奢侈品牌普拉達(1913),因正如中金所指,普拉達今年有望繼續跑贏同行,得益於Prada與Miu Miu品牌的零售空間擴張及產品組合升級。另外,近日股價見1個月高位的國泰(0293)也可吼實,因旅遊旺季暑假將至,國泰會是得益者,而該公司今年6月將重啟香港與羅馬的直航服務,年內還會開通多條新航線,相信今年可延續過去兩年的復蘇走勢,盈利有望持續回升,支持股價進一步向上。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袁國守 投資心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