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富達國際:AI發展加速 亞洲科企崛起

【明報專訊】自內地DeepSeek推出低成本人工智能(AI)模型,全球科技生態系統贏家誰屬成市場新焦點。當前局勢瞬息萬變,波動市况突顯全球市場過度集中科技巨企的風險,促使投資者考慮美國科技股洗牌的可能、中國科技企業崛起,以及科技行業內其他值得探索的投資領域。

富達國際基金經理蔡騰崙指出,過去兩年,科技股由數個顯著特徵驅動,包括人工智能贏家冒起、投資熱潮,以及錯失恐懼(FOMO),促使投資者追捧「美國例外輪」的受惠者;「科技七雄」在2023年至2024年兩年間的回報佔標普500指數58%升幅一半以上,這提升市場集中度,今年初「科技七雄」佔標普500指數比重近三分之一,目前由科技股主導的市場正面對的風險在於投資者傾向推論,以及假設此集中市場升勢將無限期延續。

蔡騰崙表示,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有相似的地方,在手提電話時代,發展初期贏家為推動者,又或稱之為「鋤頭與鏟子」的企業,例如半導體公司;發展中期,隨着科技進步和手機成本下降,網絡公司取而代之成為市場表現出眾者;發展後期,由創新者獲取最大價值,建基於推動者及網絡提供者的成果,發展應用程式及軟件,成功將手提電話用家的使用度及黏度變現。他指出,時至今日的AI發展周期,很可能依相似的軌迹發展,如Nvidia(英偉達)(美:NVDA)此類推動者成為AI發展初期的贏家;然而,隨着AI發展向周邊設備邁進,以及更多發明家洞悉如何利用AI作為變現工具的方法,網絡及創新者將接力可藉AI獲取龐大收益。

DeepSeek突顯中國研發優勢

隨着AI經歷其史普尼克時刻(Sputnik Moment),投資開始意識到AI競賽中,美國以外的科技企業同樣具競爭力,DeepSeek改變AI發展的論述,並證明即使中國頂級運算硬件不足,也可透過創新的大型語言模型演算彌補,加上內地半導體生態系統復蘇,使內地AI生態系統具全球競爭力,儘管目前未能與美國並駕齊驅,但其生態系統規模龐大且迅速創新。美國公司雖佔MSCI世界資訊科技指數的80%,但美國於全球科技創新的貢獻並未達80%。在美國以外發掘優質科技股,有機會以折讓價實現多元化投資。

富達國際基金經理田笛表示,DeepSeek的AI模型結合強化學習與思考鏈推理,展現出令人驚豔的效能,值得注意的是,此模型開發成本遠低於美國最先進的AI模型,但兩者成效差距卻不大。她指出,DeepSeek的開源AI模型,惠及全球整體人工智能社群,DeepSeek的成功印證需求是創新之母,突顯中國在研發、人才及數據等方面的優勢,使其能在晶片限制的情况下尋求創新,促使投資者重新評估內地科技業的結構性投資機遇。

田笛表示,總括而言,中國科技業存在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儘管行業整體估值仍低於歷史平均水平,但仍需慎選當中的優質股。富達正發掘於應用層面受惠AI變得更可負擔的投資機會,如部分已將AI融入產品的軟件公司,以提高軟件效能,同時保持成本效益。半導體設備和屬設計領域的無晶圓廠等國內技術替代也值得關注。從周期性角度而言,除AI外,一般科技業的復蘇相對緩慢,惟業內部分領域,如模擬電腦和個人電腦股,並未參與早前的AI反彈浪且前景向好。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富達國際 環球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