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評級機構穆迪上月將美國主權信貸評級由最高評級的「Aaa」下調至「Aa1」,市場擔憂香港強積金基金是否需要將美債持倉降至不超過10%。香港投資基金公會退休金委員會聯席主席曹偉邦表示,業界不同持份者正研究相關議題,以確保若必須做出基金轉換時,能在監管機構框架下靈活應變。
他強調現時雖無法斷言何時會推出應變方案,但保障強積金成員的利益將是首要考量。
曹偉邦指出,由於日本評級機構R&I仍給予美國「Aaa」評級,故強積金目前毋須沽出美債,投資者亦不需要因穆迪下調評級作出任何反應,或感到擔心恐慌,冀投資者堅持長線投資策略並兼顧分散風險及平均成本,避免因單一事件而在未經深思熟慮下倉卒轉換投資組合。
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補充,美國目前仍符合強積金規例中對「獲豁免當局」的定義。此外,強積金受託人與基金經理將持續密切溝通,會按照不同突發情况及時制定符合投資目標限制及積金局規定的前瞻性預案。
曹偉邦又表示,截至今年4月,全部25個強積金類別基金在過去12個月均錄得正回報。其中香港股票(指數追蹤)基金表現最佳,以平均28.92%的漲幅排名第一,中國股票基金緊隨其後,平均升26.06%。自2025年初DeepSeek在人工智能技術取得突破以來,投資者對香港及內地市場的信心顯著提升。至於強積金基金類別的3年及10年長期表現,美國股票基金均位居前列,平均累計回報分別錄得30.88%及1.5倍。
積金局數據顯示,自2000年12月強積金制度實施以來,截至今年3月,股票基金、混合資產基金及債券基金的平均年化淨回報率分別達4.5%、4%及1.8%,同期年化通脹率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