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港上月PMI升至49 連續4月陷收縮

標籤:

【明報專訊】標普全球公布,5月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經季節調整後,按月升0.7至49,連續4個月處於收縮區間。有經濟學家表示,香港私營企業對於未來一年業務生產悲觀,主要因全球經濟和貿易不確定性,以及本地經濟恢復前景未明朗。

企業連續兩月縮減經營活動

報告提到,5月新增訂單跌幅較上月回落,受訪企業表示美國暫停關稅有助個別企業銷情,惟本地市道較差。外銷訂單跌幅依然明顯,但來自中國內地的訂單量大致穩定。至於積壓訂單,跌幅也比上月收窄,為5個月以來最慢,走勢與整體新訂單相符。此外,企業連續兩個月縮減經營活動,但減產幅度與上月持平。四大行業領域均減少生產,當中製造業跌幅最為顯著。不過,私營企業自2月以來首次增聘人手,為去年5月以來最多。

企業在5月進一步減購投入品。最新調查顯示,採購數量的減幅屬中等,加上採購庫存跌幅較上月顯著,反映業者的庫存策路更趨審慎。由於需求降溫,紓緩供應鏈壓力,供應商已連續3個月縮短交付時間,供貨表現為2023年5月以來最佳。價格方面,整體投入成本升幅屬今年以來最小,而員工成本升幅尚算溫和。隨着業者將成本增幅轉嫁客戶,產出售價有所調高,但多家企業表示曾為刺激銷情而提供折扣,所以整體加價幅度並不太大。

對於未來一年業務前景看法,受訪企業指出,美國貿易政策的前景圍繞着不確定因素,加上本土需求走弱,因此悲觀情緒持續。雖然較上月改善,但從歷史數據來看則仍偏高。

標普:業界對未來1年業務悲觀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學家Usamah Bhatti表示,香港PMI連續4個月跌入收縮區間,惟新訂單跌幅不大,經營活動也只是略為收縮,意味下行幅度較小。令人鼓舞是,美國關稅政策暫緩,惠及多家企業的銷情好轉,繼而帶動就業增長。同時,來自內地的訂單額大致穩定,有別於先前兩月的急速跌勢。不過,全球經濟和貿易不確定性增加,業界擔心本地經濟恢復前景,故對未來一年業務生產維持悲觀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