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出現「零公里二手車」 車企被指財務造假

【明報專訊】近年內地汽車市場頻現「零公里二手車」亂象。內地官媒《證券時報》表示,相關車輛價格普遍較新車低10%至30%,其流入市場還會擾動現有汽車價格體系。受訪內地汽車業界人士表示,相關情况頻繁出現,反映行業過度「內捲」背後的畸形競爭。

業界:畸形現象反映行業過度競爭

所謂零公里二手車,是指剛上牌但幾乎從未行駛的新車,登記掛牌後轉為流入二手車市販賣。《證券時報》稱,零公里二手車本質上是積壓已久的庫存車,有部件老化、事故後遭翻新等「以次充好」的風險。受訪業內人士指,目前零公里二手車總體規模不大,但背後牽涉車企的業務及財務問題,因為車廠及經銷商可將有關銷售計入「已售」數據,既能讓車廠快速處理積壓庫存、收回資金,又能通過虛假銷售數據向資本市場營造熱銷假象,屬財務造假,應由商務部聯合中證監出招治理。

內地新能源汽車市場日趨飽和,近年更大打價格戰,主打低價的零公里二手車出現亦顯得有迹可循。據摩根士丹利早前推算,去年內地行車紀錄少於50公里、且上牌登記不足3個月的二手車共1960萬輛,相當於去年內地二手車銷量總數的12%至13%。

業界龍頭比亞迪(1211)近期多番降價,被認為是去庫存。上周更有山東濟南的比亞迪經銷商「爆煲」。該經銷商指近兩年比亞迪經銷商政策調整對他們的現金流帶來巨大壓力。事件被解讀為減價戰下經銷商面臨資金斷裂風險。比亞迪當時回應指該經銷商信息不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