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隨着歐元區通脹降溫,歐洲央行昨晚一如預期,宣布將三大關鍵利率各下調0.25厘,把存款利率降至2厘,主要再融資利率降至2.15厘,並將邊際貸款利率降至2.4厘,是自去年6月啟動減息周期以來,第8次減息。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預告,過去一年多減息8次之後,歐洲央行的減息進程即將結束。
拉加德昨表示,即將完結的貨幣政策周期,應對了包括新冠疫情、烏克蘭戰爭和能源危機等多重衝擊,「在當前利率水平下,我們相信我們有能力應對即將面臨的不確定環境」。貨幣市場減少對歐洲央行進一步減息的押注,再次減息0.25厘已不再被視為必然。拉加德發言前,經濟學家預期歐洲央行將在7月維持利率不變,但在9月仍會減息。減息周期面臨告終,歐洲短期債價格下滑,德國兩年期國債孳息率升至1.86厘,是兩周高位。歐元兌美元升0.6%,至1.1494美元。
此前公布的歐元區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升幅回落至1.9%,是8個月來首次低於歐洲央行的2%目標,也是2021年以來第二次低於目標。歐洲央行官員傾向認為,控制物價飇升的任務已接近完成。歐洲央行指出,通脹率目前大概處於2%的中期目標。該央行最新預測,2025年歐元區通脹率平均為2%,2026年為1.6%,而2027年為2%。
歐洲央行將2025年GDP增長預測,維持在0.9%不變,反映首季增長較預期強,儘管今年餘下時間前景較弱。歐洲央行預期,2026和27年的GDP增長,分別為1.1%和1.3%。不過特朗普的貿易政策,仍是增長前景的關鍵變數。
拉加德稱,經濟增長風險仍偏向下行,但強勁的就業市場、不斷增長的收入,以及寬鬆的融資條件,「應能幫助消費者和企業,抵禦動盪環境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