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美元首通話據報氣氛良好,港股早段雖升至近24,000點,但破關乏力,恒指收跌114點或0.48%,報23,792點,但兩隻藍籌石藥(1093)及快手(1024)逆市升12.7%及8.4%。國指收報8629點,跌0.63%;科指收報5286點,跌0.63%。匯豐私銀上調今年底恒指目標價約10.3%,至25,830點,即潛在升幅約8.5%。
大市成交額2356.2億元,北水淨流入67.66億元,比周四增8.1倍,且連錄8日淨流入。恒指一系列指數季檢換馬下周一生效,觸發收市競價時段成交額約490億元,佔全日比重逾兩成。全周計,港股三大指數均升逾2%。將加入科指的比亞迪(1211)成交額118.28億元,比周四增1.4倍,但收市跌2.18%。恒指新貴美的(0300)及中通快遞(2057)分別逆市升1.6%及0.6%。
匯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亞洲區首席投資總監范卓雲指出,於去年12月底給予恒指今年底目標價23,420點,基於港股可受惠於DeepSeek及中國科技創新帶來的估值重估,故上調今年底恒指目標價至25,830點。另她表示,中美元首通話,雙方共識盡快展開貿易會談,她認為是相當重要的政策轉向,且釋出正面信息。
此外,匯豐私銀於亞洲區內給予中國、印度及新加坡股票「偏高」配置,范卓雲解釋,因有關地區均由內需驅動,對美國商品出口的銷售收入,佔自身區域股市的上市公司收入比例較低。
她指出,以MSCI中國指數為例,其權重比例較高的板塊包括內銀、保險及電訊,相關行業受關稅影響較低。估值方面,她指出,即使經年初DeepSeek引發升浪後,目前MSCI中國指數市盈率低於12倍,仍較其他發達地區股市為低。另外,匯豐私銀給予環球股票及美股「溫和偏高」配置。
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及首席策略師趙文利指出,由年初至5月29日,北水淨流入6413億元,最近北水流入雖然放緩,長線資金加大港股配置趨勢顯著,按港股今年盈利增長錄低單位數升幅,其市盈率為11.5倍至12倍,認為恒指今年有機會突破25,000至26,000點。
銀河證券環球市場部業務發展董事羅尚沛指出,市場好淡爭持,加上美股不明朗,下周恒指突破24,000點機會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