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布少明:樓市靠穩 靜待「量價齊升」

標籤:

【明報專訊】今年《財政預算案》推出刺激樓市措施,疊加中美「關稅戰2.0」談判取得重大進展,全球投資氣氛顯著改善,發展商推盤步伐加快,帶動本港樓市近月強勁反彈。據傳媒統計,5月新盤成交錄得約2300宗,較4月的1112宗激增逾一倍,創今年第二高水平,顯示樓市交投明顯回暖。

雖然樓市交投回勇,惟地產代理人數持續收縮。根據地產代理監管局日前公布數據,截至5月底,全港持牌代理人數約37,871人,按月減少56人,連跌13個月,累計流失逾1300人,見近8年新低。

儘管如此,樓市近期持續好轉,帶來審慎樂觀的前景,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5月整體物業(包括一手私樓、二手住宅、一手公營房屋、工商舖、純車位及其他等)註冊量合共錄6437宗,即大約每5.9名代理爭一張單,數字遠較樓市交投相對低迷的時期,動輒約11至12名代理爭一張單的劣况明顯改善,反映行業「搵食」環境逐步向好。誠然,目前市場仍受負面因素困擾,但本港整體經濟及樓市,同樣不乏利好因素,不過被市場暫時「選擇性」忽略。

經濟數據亦見起色,香港經濟在首季穩健擴張,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按年擴張3.1%,較上一季的2.5%增幅有所加快,反映本港經濟環境穩健改善。再者,美國聯儲局步入減息周期,香港銀行勢「跟減」,除了可減輕準買家及供樓人士負擔,亦進一步突顯「供平過租」的情况,預期可吸引更多租客轉租為買,支持樓市。筆者對下半年樓市持審慎樂觀態度,相信隨着愈來愈多矚目大盤登場,可望進一步炒熱樓市氣氛,令樓市重拾「量價齊升」的局面。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布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