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人民日報》斥車企割價 損行業健康發展

【明報專訊】內地官媒《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指出,無序的「價格戰」不利於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也終將損害消費者權益。雖然去年中國汽車產銷創歷史新高,但行業利潤率僅為4.3%,低於2023年水平及下游工業利潤率。同時,文章稱整個汽車業「牽一髮而動全身」,無序「價格戰」擠壓鏈上各環節利潤空間,給整條產業鏈帶來衝擊,廣大從業者面臨收入下降的風險。

最終損消費者權益

該文章表示,近日某車企率先發起大幅降價活動,多家企業跟進仿效,引發新一輪「價格戰」恐慌。

雖然車企通過創新提質、降本增效帶來價格下降是正常市場現象,也讓消費者受益,應當鼓勵支持,但無序的「價格戰」,不利於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也終將損害消費者權益。

文章進一步解釋,降價帶來短期銷量增長,卻導致目前汽車行業利潤率下降至不足4%的低水平。

當車企利潤被一再壓減,不排除個別企業經營困難時,「可能鋌而走險:板材、零部件的標準放低,售後服務開始敷衍,維修保養逐漸糊弄……這樣做,將對產品的安全、質量、服務產生惡劣影響,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

憂研發改善顧客體驗資金減

此外,文章指出,當企業合理的利潤空間被「價格戰」壓縮,投入技術研發和改善顧客體驗的資金勢必變少。「質量、服務等賴以生存的根基被侵蝕,汽車行業怎能健康可持續發展?如何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保持優勢?每個人都期待質優價廉的好汽車,但如果失去「質優」,「價廉」將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