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或許真的是「一山不能藏二虎」。最具權力的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全球首富兼科技界大亨馬斯克(Elon Musk),自從5月30日的白宮歡送會之後,就互揭瘡疤和互相「曬冷」,以封殺作威脅,令SpaceX和太空總署兩間機構的高層都被嚇出一身冷汗。
話說特朗普5月30日在白宮向馬斯克贈送金鎖匙,歡送他離開政府效率促進部(DOGE)之後,兩人不但沒有好聚好散,反而透過社交媒體隔空對罵,關係迅速決裂。據媒體報道,在歡送會當日,特朗普就當面告訴馬斯克,已經撤銷了他的好友艾薩克曼(Jared Isaacman)出任太空總署(NASA)署長的提名。馬斯克則在6月3日批評,特朗普的《大而美減稅和削減開支法案》將會導致美國增加4萬億美元國債,破壞政府效率促進部之前削減開支的成果。
6月4日,馬斯克又在網上貼出電影《標殺令》(《Kill Bill》)的海報,呼籲民眾要求國會議員封殺《大而美法案》。6月5日,馬斯克再扔出一枚震撼彈,宣稱特朗普名列愛潑斯坦的性醜聞名單之內,所以遲遲未有公布該案的調查文件,但未有提供具體佐證。特朗普則指摘馬斯克不滿《大而美法案》,只是因為該法案砍掉了對電動車行業的補助,還反擊說,若要替美國政府省下大筆預算,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終止政府和馬斯克旗下公司的所有合約。馬斯克在同日大罵特朗普忘恩負義,若非他在去年的美國總統選舉中出錢出力,特朗普早就輸了;更一度威脅說,要讓SpaceX的載人「龍飛船」退役,但在數小時後改口。
而曾經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內擔任顧問的班農則建議,引用特別權力法案來對付馬斯克,包括:扣押SpaceX的太空船,調查馬斯克涉嫌濫藥,對馬斯克啟動「非法移民」的驅逐程序等等。馬斯克則在6月7日在他的社交媒體X的戶口上發起網民投票,是否贊成成立一個新政黨,來代表80%的中間派選民云云。
至此,特朗普和馬斯克兩人的衝突已經不只是口水戰那麼簡單。而最被嚇出一身冷汗的,還是SpaceX和太空總署的高層,因為兩間機構早已深度互相倚賴。據報道,SpaceX從美國太空總署取得了大約150億美元的合約,從美國國防部則取得大約70億美元的合約,合共總值220億美元。可以說,若美國政府突然間取消所有合約,SpaceX將會損失慘重,甚至可能出現財政危機。
但另一方面,SpaceX的載人和載貨「龍飛船」乃是美國現時唯一來往國際太空站(ISS)的可靠運輸工具。若美國太空總署停止和SpaceX合作,就必須重新倚賴俄羅斯的「聯盟」(Soyuz)火箭來運送太空人和物資往返國際太空站,這除了令每次任務的費用增加之外,在政治上也非常尷尬。
據報道,美國太空總署和美國國防部的官員已在上周末緊急聯繫多家商業航天企業,詢問它們的火箭和太空船的研發進度,何時可以投入政府任務。有關商業航天企業至少包括: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Sierra Space,以及貝索斯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其中,Sierra Space正在開發的「追夢者」(Dream Chaser)太空飛機,成為備受關注的替代方案之一。該公司行政總裁Fatih Ozmen表示,「追夢者」已進入甘迺迪太空中心的最終測試階段,預料在今年底進行首次試飛。而火箭實驗室的「中子」(Neutron)火箭亦未進行首飛;「藍色起源」的「新格倫」(New Glenn)火箭,亦只進行了一次成功試射。
至於由洛歇馬丁和波音合組的「聯合發射聯盟」(ULA)的「火神」(Vulcan)火箭,亦只發射了2次。因此,甚至連波音公司深受質量問題困擾的太空船Starliner,也被太空總署重新考慮。但太空總署估計,Starliner至少要明年初才可以再次飛行,而且還不肯定能否載人。但很明顯,這些替代方案的技術成熟度、可靠性、發射頻率以至成本效益,都遠遠及不上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和載人載貨「龍飛船」。
而隔岸觀火的歐盟委員會發言人葆拉‧皮尼奧則在記者會上笑着公開喊話:「他(馬斯克)非常受歡迎!」據報道,德國和法國政府的官員已經秘密接觸SpaceX的團隊,承諾提供稅收減免和土地優惠,希望吸引SpaceX到當地發展。歐盟有些官員亦透過媒體放風表示,願意對馬斯克月前一些支持極右派政黨的「政治不正確」言論既往不咎。歐盟非常清楚,馬斯克一旦和美國政府決裂,就是它壯大的契機。這可不是簡單的招賢納士,而是戰略層級的科技企業和人才爭奪戰。
事實上,特朗普似乎對太空探索不太熱中,將太空總署2026年財政年度的預算削減至188億美元,比今個財政年度減少約25%。為此,美國太空總署可能要裁員5500人,由1.7萬名員工減至1.1萬多。據報,歐盟正希望向太空總署挖角,包括可能接收部分被裁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