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香港首席投資策略師譚慧敏表示,法巴財管維持對內地及香港股票正面看法,但恒指年初至今累積升幅不小,現處區間高位,或出現獲利回吐。她稱短期而言,若缺乏催化劑推動,如中美會談有進展、內地刺激經濟措施出台,以及內地科技再有突破消息等利好因素,該行預期將處上落市,但一旦上述催化劑出現其中一項,則有機會突破25,000關口。
譚慧敏續稱,因內地銀行減存款息,內地境內投資者有分散投資需要,再加上DeepSeek等中國創新因素,均促使年初至5月的北水淨流入規模創歷史新高。她提到,北水資金主要為包括內地保險及長線基金等機構客戶,但北水持倉中的H股佔比不大,仍有加倉的空間。板塊方面,譚慧敏指法巴財管建議投資者採用「槓鈴」策略,配置科技板塊股份,另一方面則配置防守力較高的內地銀行及電訊股份。
另外,法巴財管預期中國今年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為4.8%。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亞洲首席投資官Prashant Bhayani表示,法巴財管旗下客戶將其投資組合多元化,除配置黃金之外,最近亦見開始有配置予非美股票的趨勢,他相信趨勢只是個開始。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則認為,全球投資者應繼續策略性投資中國股票,因貿易風險已觸頂,市場焦點重新回到基本面上,另一方面內地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政策支持。該行續稱,於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和持續創新的推動下,中國科技板塊較為突出,與美國科技股相比,其估值仍具吸引力,瑞銀對中國科技股維持「有吸引力」評級,但對整體中國股票維持「中性」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