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上周在深圳採訪一位知名企業家時,得知其所屬企業也開始佈局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內地被媒體報道加入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知名企業如比亞迪、蔚來、理想、華為、小米等,已不下十數家。
縱觀目前內地新能源汽車行業體量大、增長快,但問題及痛點也多,尚未出現「巨頭」,加上國家頒佈實施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有利政策和給予大量補貼,不得不說這個行業賽道將有很大機遇。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正如筆者一向強調,在內地,資本、技術、人才都是跟着政策走,而且當下國家也希望資本回歸實體經濟,這麼多企業佈局新能源汽車產業,倒也是情理之中。
筆者認為國家鼓勵和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碳中和的國策;基於化石能源的日益減少,各國都在不斷研究新能源,紛紛承諾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與時間。在內地,未來幾十年,碳中和是國策,意味碳排放更少的新能源相關產業會得到很大支援與發展,新能源汽車當然要跟上時代腳步,各大企業當然也順勢而為踩着時代紅利,佈局新能源汽車產業。
另一方面,也是國家想換一個賽道來跟歐美競爭,因為在傳統燃油汽車領域,面對歐美的技術壁壘和產業鏈優勢,中國確實沒有太多的競爭優勢。汽車產業有一條極長的產業鏈,利潤最大的環節在於設計研發和銷售端,中間的裝配環節利潤較低。此外,更重要的是中國的這些汽車製造廠只是像「攢」電腦一樣來組裝汽車,核心技術上並沒有實質性的進展。燃油汽車發動機、底盤和變速箱最核心的三大技術,一直都沒有做到很好的國產化及自主研發。可以說,誰擁有這三大核心零部件技術,誰擁有更完整的汽車供應鏈,誰就是燃油汽車領域「王者」;中國轟轟烈烈造了50年汽車,或許應該說是「組裝」了50年的汽車,卻沒有掌握核心技術,仍然還是這個領域的「青銅」。
但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電控三大核心零部件技術,對於中國和歐美都是新技術,而且中國在部分技術上還領先歐美。筆者記得《孫子兵法》中說,自己的優勢未必是真的優勢,只有相對於競爭對手的優勢才是真正的優勢。所以,中國如果想要在汽車領域超越領先歐美,就不應繼續在燃油汽車領域糾纏,而是直接換賽道。也就是說,要解決問題,有時不能被困在解決問題本身的思維,如果換個思維或站在更高的維次再來看問題,那個問題也許就根本不是問題,當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筆者認為是新能源汽車將來應該會與更成熟的AI智慧技術相結合,生產出安全性能很高的無人駕駛汽車,這樣會很大程度上解放人的雙手和大腦,從而將汽車打造成人們除家和辦公室之外,逗留時間較長的第三個空間。到那時,汽車不僅僅只是交通工具,而是被打造成人們的生活場景之一。因此,這些汽車也將成為很多軟件及app使用者的入口,而由此產生的使用時間以及使用者資料又是無法估量的。未來將是各行各業實現高度數據化的時代,使用者資料將是最值錢的!
這種環環相扣的發展和演變,也許就是目前很多企業家以5年或10年後的眼光來看現在的產業發展與佈局。
隨着更多企業的加入,新能源汽車這個賽道應該會在不遠的幾年後,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態勢。筆者認為,國家有國家的考量,市場有市場的活力。每個新產業發展的過程,都會是一個野蠻生長、適者生存、不斷優勝劣汰及愈來愈規範的過程。到底有哪些相關企業,不是為產業補貼或短期快速發展上市「圈錢」,而是堅持長期主義,堅持不斷改進電池電機性能提高充電樁覆蓋率、不斷研發反覆運算技術,逐步做大做強,甚至整合行業上下游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標桿和代表國家實力的品牌驕傲,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 葡萄酒品酒師,遊歷中港,負笈英倫,品味人生。
● 不折不扣灣區人,看山玩水逛商場、雲淡風輕。
● 冀以舌尖上的溫柔,感受灣區的飲食風流。
● 透過雙眼,發掘九城的生活價值。
● 透過雙手,書寫灣區文化藝術的傳承創新。
● 透過雙腳,踏遍灣區不一樣的時空。
Youtube Channel:大灣區及內地生活
Instagram:@staceylan1710
Facebook:Stacey的葡萄酒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