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物業及設施管理聯合會已於月中在廣州成立,該會是首個由大灣區城市公共服務及設施管理行業的企業、團體和個人自願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法人,將重點促進大灣區相關行業的交流合作和深度融合,連接內地及港澳相關行業,力爭統一粵港澳城市公共服務及設施建設領域標準,促成人才資格和專業資格互認。
香港物業行政監管局主席、聯合會創會會長謝偉銓在線上致辭時說,成立聯合會有助於理順粵港澳城市公共服務和設施管理體制,在整合粵港澳資源、創新發展思維等方面將大有作為。而澳門物業管理商會會長、聯合會創會會長謝思訓亦指,隨着大灣區多個產業的深度融合,城市公共服務及設施管理行業將迎來高品質發展。成立聯合會回應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將推動物業及設施管理行業的交流與創新。聯合會會長許建華表示,聯合會將帶領會員搶抓機遇,推動大灣區同行業深度融合,同時要發揮港澳力量,吸引更多港澳人才到內地就業創業,並為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建言獻策。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胡潤研究院近日首次發布《2022胡潤中國元宇宙潛力企業榜》,列出元宇宙領域最具發展潛力的中國企業200強,企業總部所在地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佔22%。其中深圳企業排第三,有23家;廣州排第五有13家,其中南沙有3家。至於香港企業有5家,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九。上榜的港企有阿里影業、電訊盈科、平安好醫生、香港電訊和中國儒意。
是次榜單調研範圍涵括所有中國企業,企業性質包括民營企業和國資控股企業,企業總部所在地包括了中國內地及港澳台地區。整體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在智能終端機類領域佔優勢。
深圳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宣布,將擴大階段性緩繳社保費範圍,有22個行業和自由職業被納入其中。
居深港人現可申請緩繳的「三項社保費」包括養老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的單位繳費部分;今次擴至餐飲、零售、旅遊、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企業等5個特困行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紡織業、紡織服裝服飾業、造紙和紙製品業、印刷和記錄媒介複製業、醫藥製造業、化學纖維製造業、橡膠和塑膠製品業、通用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太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儀器儀錶製造業、社會工作、廣播電視電影和錄音製作業、文化藝術業、體育、娛樂業等17個行業及合資格的靈活就業人員。
香港城市大學首屆「HK Tech 300創新創業千萬大賽」(簡稱「千萬大賽」啟動,據悉,大賽將在全國設多個賽區,聚焦大健康、深科技、金融科技、資訊科技和人工智慧、能源和環保技術等五大領域,無論是研究人士,還是有意透過使用城大開發的智慧財產權或技術來成立初創公司的人士,均可報名參賽,最終獲獎的10間初創企業可各獲100萬元人民幣的天使投資基金。具體選拔詳情可見香港城市大學官網。
「HK Tech 300」是城大於去年3月推出的大型創新創業計劃,投放5億港元,計畫提供包括創業培訓、十萬港元種子基金、高達100萬港元天使基金、共創空間、創業導師,與工商界建立網路等支援。該計劃目標是在三年內創造300間初創企業。
(資料來源﹕香港特區政府粵港澳大灣區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