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個人理財 > 活在灣區

立足灣區飄香全球 微粵曲領銜傳承創新之路 「全球微粵曲大賽」第五屆作品創作賽啟動!

【Prseented by:WAW Creation】在周四(4月27日)晚,全球微粵曲大賽第五屆作品創作賽啟動儀式在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隆重舉行。當晚,廣東廣播電視台副台長周煒,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蘇小玲,珠江經濟台、南方生活廣播副總監鍾翠萍,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廣東省曲藝家協會主席梁玉嶸,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主席高翔,香港電台第五台署理節目總監李仁傑,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傳訊事務部總監何振明,《明報》營運總裁高志毅等共同啟動了「全球微粵曲大賽第五屆作品創作賽」。

與此同時,大會亦進行了「全球微粵曲大賽第四屆作品創作賽」頒獎典禮,截至昨日早上7時零7分,全平台分發直播總觀看量超過930萬,可見關注粵劇粵曲傳承和微粵曲創新之路的有心人,實在不是少數。

編輯、製作:WAW Creation


 

「全球微粵曲大賽」第五屆作品創作賽

 

指導單位: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東廣播電視台

主辦單位:南方生活廣播、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珠江經濟台、廣東省曲藝家協會、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香港電台第五台、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明報

聯合主辦單位:廣州市荔灣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香港粵劇演員會、中國戲劇曲藝家協會澳門聯誼會

協辦單位:廣東省各地市曲協、粵劇藝術博物館、香港日興文化發展促進會、香港愛心傳送、加中文化藝術協會

參賽方式

電郵:wyq936@qq.com

信件郵寄:中國廣東省廣州市人民北路686號南方生活廣播「微粵曲大賽」組委會,郵編510012

內地投稿:加微信SLR936

 

創辦於2015年的「全球微粵曲大賽」,至今已成功舉辦五屆演唱賽和四屆作品創作賽,其中「全球微粵曲大賽作品創作賽」以高品質的曲藝創作,

為粵劇曲藝在傳承中融合創新注入新動力。

 

推動題材多元

大賽運用「互聯網+融媒體+傳統平台」的立體傳播模式,通過傳統傳播方式加上現代多媒體科技,充分運用融媒體多平台、多方式推廣宣傳粵劇曲藝文化,開賽至今總計吸引近3000萬+人次線上收聽觀看,成績斐然,有效推動粵劇曲藝的融合創新與傳承。

「微粵曲大賽」組委會表示,「全球微粵曲大賽第五屆作品創作賽」徵集的作品題材廣泛,重點是徵集展示大灣區建設和嶺南文化特色,以及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的題材為主。

 

增設港澳籌備小組

組委會又透露,本屆大賽將增設港澳籌備小組,專責大賽在港澳地區的作品徵集、宣傳、作品初評等重要工作,促使大賽的參與範圍更廣,作品品質更上一層樓;此外,大賽將邀請港澳地區知名演員及歌手參與,進一步擴大粵劇曲藝文化在大灣區的號召力和影響力;評委陣容方面,將增加港澳地區的專業人士作為評委,組成本屆的評委陣容,進一步擴大粵劇粵曲在大灣區文化領域的專業性和權威性。

 

料五六月徵集作品

本屆大賽賽程緊密,在「全球微粵曲大賽第五屆作品創作賽」啟動儀式後;五月至六月將分別在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海外地區徵集參賽作品(投稿詳情可留意粵港澳三地各主辦方的最新通報)。

及至七月,組委會便會組織中國內地、香港、澳門的專業評委,對作品進行初評,首先選出20首入圍作品,其後在初評入圍的20首作品當中,再評選出10首金曲作品和10首優秀作品。

 

年尾舉行頒獎典禮

八月,組委會將對最終選出的10首金曲進行編配、錄製;九月,將在粵港澳三地的廣電媒體、海外地區的音視頻平台,分別通過「傳統媒體+融媒平台」,對10首金曲作品進行更廣泛的展播宣傳。此外,還會邀請作者、演唱者或專家評委作客直播室,對入圍的10首微粵曲精品新作進行點評和賞析;及至11月或12月,便將會在大灣區內城市正式舉辦「全球微粵曲大賽第五屆作品創作賽頒獎典禮」。


 

 

評審的話 任重道遠

 

每屆「全球微粵曲作品創作賽」,由粵劇曲藝界著名編劇撰曲家和演奏藝術家、流行音樂界著名音樂人組成的評委會,都會對參賽作品在題材、曲詞、內容、形式、創新等方面綜合評分,從而評選出優中之優。

對於發掘和培養粵劇粵曲傳承人的急切性,一眾評委都異口同聲,也因此樂見透過「全球微粵曲大賽」的開展,湧現出一批批新的創作者,可見活動的意義十分大,特別是可以彌補培養創作人才方面的空白。

 

著名編劇撰曲家、原廣東粵劇院藝術室主任潘邦榛

 

已連續4年參與評選的潘邦榛指出,評審上有兩個最根本的要求,便是短小精幹和富有新意。

「粵曲需要變化!」他強調,「微粵曲大賽是一次粵曲的變革,把粵曲和流行歌、新的曲藝形式結合起來,會有新光彩。」

每年看着大賽和創作者們的成長,潘邦榛期待下一屆的參賽作品,可以在內容上更精練、立意更新鮮。

 

廣東粵劇院藝委會委員陳錦榮

雖已耄耋之年,但至今仍創作不斷,她笑言自己既是評委,也是「學生」。「每屆比賽都有新作者湧現出來。由於是全球徵稿,參賽者來自各個階層,他們的題材廣泛、思維鮮活、手法新穎,這些都是新作者的優點。」

陳錦榮表示,「一曲之本,一劇之本,沒有人寫就談不上傳承。」她支持大賽的模式應該延續下去,為創作者們提供平台,令粵劇粵曲薪火相傳,更加繁榮。

 

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原廣東粵劇學校)高級講師崔德鑾

作為音樂唱腔設計領域的專家,崔德鑾直言:「優秀作品很多,難以取捨。」

他強調,感受到創作者的積極性一年高過一年,「大賽連續舉辦幾屆,各平台點擊率比較多,對創作者也是一種鼓勵。」

崔德鑾並指出,其實微粵曲並不容易創作,「在小容量、短時間內,既能體現粵曲的特點,又不單調。」

他希望下一屆參賽者能繼續創新,待多年以後,相信「微粵曲」可以走出一條路出來。

金價市況
永豐金融集團
商品買入賣出
倫敦金2298.82299.3
港金2134421351
倫敦銀28.85028.890
鈀金920.5940.5
鉑金1018.41026.4
美電7.80897.8094
更新時間:2024-06-27 00:49
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
資料由永豐金融集團提供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