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以往香港教育常遭人垢病是「填鴨式教育」,學校只顧學生成績,忽略學生個人發展。蘇炳輝校長指出,香港自2000年開始進行教育改革,針對「填鴨式教育」作出改變,不再只是灌輸硬知識,更涵蓋共通能力及價值觀等範疇。隨後推出「學會學習2.0」,香港教育不斷演化,並在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的成績當中名列前茅。相信通過教改掌握香港教育優點,繼續並修改當中未完善的地方。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蘇炳輝認為香港的學校「十分努力」,現已有五間全球百大的大學,中學的直資及津貼學校各有特色,小學也有多元化課程;相信高才通計劃可令香港學生更多元化。因應香港適齡學生人數下降,實有空間招攬大灣區等地的學生。他強調,香港教育多元化,着重體驗式學習,具有雙語優勢及國際視野,都是吸引內地學生來港報讀的原因。加上內地家庭有其傳統文化優勢,如能將這兩種不同文化結合,相信會為香港教育帶來更好發展。
香港教育水平高,給合不同商業元素,有力推動香港開拓優質教育產業。陳狄安校長認為,香港教育一向質素高,備受海外國家承認,相信香港教育可成為一個有貢獻的產業。他坦言,離鄉別井到不同地方工作,家長一定會擔心子女升學問題。香港的優質教育產業可為來港工作的海內外人士提供「定心針」,令他們毋須擔心子女讀書問題。另外,在香港讀書可以報讀本地、內地及海外大學的優勢,也是其他國家甚少會有的優勢。
一連三日的首屆(大灣區)香港學校教育展圓滿舉行。李伊瑩校長強調,活動旨在幫助有意安排子女來港就讀的家長,通過教育展平台跟不同學校教師溝通,親身了解香港學校的發展優勢及特色,獲取「第一手」資料,並借此平台說好香港教育故事。
教育展吸引約三萬人次參與,李校長對此感到滿意,她表示,參與家長來自內地五湖四海,在不同展攤索取資料,有心想了解更多,更有家長即場為子女報讀,學校收到的報名申請數目亦不錯,初步成效理想。
李校長認為,通過是次教育展,將吸納更多內地學生來港就讀;可讓學校有更多元化的學生入讀,更加善用學位,並可促進不同地域的學生互相交流,認識不同文化,令兩地的關係變得更為緊密。她建議學校可協助不同背景的學生適應校園,促進學生之間互相關顧。
要到香港開展新生活,新的學習階段,無論是成年人或小朋友都需要重新適應。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皇后山學校陳喜泉校長以「讓孩子愛上在香港學習」為題,在教育展上分享經驗。他強調子女教育由父母選擇,提醒家長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揀選學校。「小朋友可能覺得上學只是認識新朋友的地方,未必有長遠打算。父母要多從小朋友角度出發,跟子女傾談,而不是『盲婚啞嫁』為子女選學校。」
「你已選了香港,讓子女選擇學校。」陳喜泉建議家長多做資料搜集,向子女介紹學校,並提供幾間學校給子女選擇,最重要是帶子女到學校參觀了解。例如參加學校的開放日,藉此參與試堂及體驗校園生活。他指出,香港政府為中小學提供了課程指引,但學校的實施時間和內容可能會有所不同,因此本地學校各有不同的校本課程,不同辦學團體有不同的辦學理念及方針,每間學校又有不同的課程內容及活動,家長選擇時要多想子女喜歡的學科,例如音樂、藝術、體育等,可令子女更易投入校園。
為幫助子女適應學校生活,陳喜泉提醒家長要考慮子女是否懂得廣東話,讀中學時的英語水平是否足夠。他坦言語言會是一個障礙,影響學習及社交。但有些招收跨境學生的學校,無分廣東話或普通話,教師都懂得幫助小朋友適應。另外,小學讀書及考試主要使用繁體,內地學生可能會較辛苦,升到中學則無分繁簡問題。
首屆(大灣區)香港學校教育展外界反應熱烈,參展學校都不約而同表示,收到不少報名及查詢。福建中學附屬學校徐區懿華校長透露,展覽人流暢旺,學校收到不少報名申請表,除了大灣區城市,還有家長特意從北京來港參觀展覽。該校採用英文教學,特設即場面試,以評估學生的英文水平。徐校長表示,學生面試表現令人喜出望外,大部分學生甚至可在全英環境學習。
她說,「不少透過『高才通』來港的家長,自身具備一定教育程度,故着重培養小朋友的英文能力。」學校更推行拔尖保底計劃,更為大灣區學生提供「全英語教學銜接課程」,讓他們儘快適應本地教學環境。考慮到內地學生一般中文水平較高,學校同時也提供「中文拔尖課程」。
為幫助內地學生適應,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吳俊雄校長表示,校方會按照英文能力分組教學,設有英文拔尖班、課後補習班等,照顧不同能力的學生。他透露,學校是首次參與這類大型展覽,其間家長反應積極,收到大量入學查詢。大部分家長通過「高才通」計劃來港,包括來自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不少家長關心學校特色、課程內容及課外活動等問題。亦有家長對學校開設的中醫藥課程、STEM課程感興趣。」目前學校高中設有8至10個插班學位,已收到不少報名申請,數目超出預期。他建議家長可多作資料搜集,親身帶子女參觀校園,感受學習環境。
聖公會基德小學提供即場面試,並取錄了一名三年級插班生。劉強校長稱,
「現場反應踴躍,一日內已收到10多張申請表。家長教育程度普遍較高,他們都有備而來,不但掌握升學資訊,更帶備子女的成績表、證件相等資料,方便報讀。」劉校長表示,大部分內地家長關注小朋友的體格發展,重視多元化活動。「他們認為,香港提供的英語教育略勝一籌,至於挑選學校方面,他們對於一些大型辦學團體較有信心。」
秀茂坪天主教小學葉春燕校長表示,內地家長對香港教育有一定渴求,家長較關注課程內容,重視學生的適應及銜接問題。「高才通家長看重學生興趣及體藝發展,會詢問學校是否提供各式各樣課外活動,發掘學生潛能。」葉校長表示,學校在不同級別英文科設有尖子班,更推行普教中課程,方便內地學生適應。
來自浙江的殷女士指,她剛獲得香港居留身份,希望子女多一條升學途徑。她兒子現時讀小六,因較少香港學校招收六年級插班生,估計兒子可能要留級讀小五。在擇校時,會考慮學校排名、升學率等因素,期望兒子未來在港升讀大學。
來自上海的嚴女士,是特意來港參觀展覽,兒子就讀小四,計劃到本地小學插班。她表示,自己透過「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來港,日後會留港工作,因此在挑選學校時,會考慮工作地區及交通問題。她計劃為兒子報讀國際學校、直資學校等,再根據孩子需求作選擇,希望兒子在港讀書可學習廣東話及英文。她更認為小朋友的適應能力強,不會太擔心融入問題。
來自深圳的石太太的兒子正就讀小學一年級,她在展館內索取大量入學資料,認為每間學校各有特色,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品德教育,以及提供很多課外活動。她讚賞香港教育體制國際及多元化,會着重中國傳統文化及英文教學,因此有意攜子女來港升學。
來自深圳的潘太太透過高才通計劃來港,參觀展覽目的是了解香港學校資訊,為一對子女挑選中、小學。她表示,選校時會考慮中學的升學率、英文教學、外籍老師數目等因素。在挑選小學時,希望學校提供開放及包容的學習環境,並為內地學生提供適應課程。
陳女士現時與一對子女居住在深圳,她有意為子女報讀香港的小學。「香港推行全人教育,着重孩子身心全方位發展,因此在揀選學校時,會考慮教學理念、課程特色、教學氛圍等因素。」她也表示,子女的母語非廣東話,因此擔心語言溝通,以及適應繁體字等問題。
更多大灣區資訊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s://mpg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