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工廈重建標準金額補地價先導計劃去年推出,實施逾1年多,市場已有數宗透過「標準金額」完成補地價的工廈重建商廈項目,特首李家超昨在《施政報告》中表示,將有關標準金額補地價安排,擴展至新發展區以外的新界農地,期望縮短流程,預計明年中前提出具體方案。
發展局曾在今年4月,以標準金額徵收新發展區,包括古洞北及粉嶺北兩個新發展區契約修訂補地價的安排,農地轉住宅發展每方呎樓面補地價約5000元。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表示,這是一直倡議的措施,惟目前的標準金額不算太吸引,建議政府每年最少兩次重新審視有關金額。
另《施政報告》亦提到,將會精簡地契續期安排。消息指出,2025年6月起至2047年6月29日,將有涉及2400個地段地契(以新界為主)到期,政府明年會提交條例草案,以一致方式定期為到期地契續期,免卻個別業權人逐一簽立續期的繁複手續和繳付昂貴費用,大幅減少續契時間,據悉,該局傾向以刊憲方式進行。
高力香港估價及諮詢服務主管鄭亥延表示,政府首次公布有關地契續期安排,對投資市場是好消息,因本港的土地均是以租賃業權形式出售,投資者一向以永久業權的補地價方式進行房地產買賣,而每年只需向政府繳交地租,該土地便可續期而無須額外補地價。措施出台將有助釋除投資者疑慮,帶動更多資金流入本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