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財政司長陳茂波周日於電台節目表示,預料本港下半年出口仍然面對很大挑戰,相信要達到3.5%至5.5%的全年經濟增長目標,主要依靠消費及旅遊服務輸出。酒店業主聯會執行總幹事徐英偉近日出席107動力主辦的活動,發表題為「疫後酒店業機遇」的演講並接受訪問時指出,本港向來是旅遊城市、盛事之都,他對本港旅遊業前景樂觀,指本港可每月舉辦盛事吸引旅客外,他亦十分支持旅遊發展局重點鎖定本港5小時高鐵圈沿線的湖北、湖南、江西、廣西、福建及廣東等6個省份進行旅遊推廣,吸引過夜旅客,利好本港酒店業。
根據旅遊發展局本月初公布今年首5個月數據,訪港旅客由今年初每日平均1.6萬人次,相當於疫情前(2017年至2019年平均)僅約一成,至5月飈升至每日平均8.9萬人次,恢復至疫情前五成五,累計首5個月旅客突破1000萬人次,相等於疫情前同期四成。
徐英偉指出,本港向來是旅遊城市、盛事之都,隨着今年以來放寬疫情防控、與中國內地及國際恢復通關,他對訪港旅客迅速恢復不感意外,他表示:「我覺得香港旅遊業是有底氣,不單是購物或飲食,如果要做會議、獎勵旅遊及展覽(Meetings, Incentives, Conferences & Exhibitions、MICE),香港除了地理位置優越、擁有眾多本土人才外,亦有一國兩制優勢,而且基建配套也很完善,旅客從機場落機坐半小時鐵路便可以到達九龍站或中環站等市中心,這在亞洲城市中幾乎是獨有。」
旅發局網站數據顯示,今年首4個月訪港旅客近730萬人次,當中內地旅客近567萬人次,佔比近八成。據旅發局總幹事程鼎一於本月初表示,觀察到內地旅客的新趨勢,其中乘搭高鐵來港的內地旅客比例由疫情前的11%,升至現時的20%,而五一黃金周期間更達25%,當中約八成是45歲或以下客群。
徐英偉表示,根據酒店業主聯會研究內地訪港旅客的趨勢,他們對於旅行的要求比以往高很多,普遍不會再像過往般接受鴨仔團或購物團,而是希望深度遊,因此他十分支持繼續舉辦長洲太平清醮飄色巡遊和搶包山等活動,並建議在其他傳統節日舉辦千人舞龍舞獅或大型廟會。
另外,徐英偉指出,中西區有不少可以一個多小時便到達山頂的行山徑,相信這些旅程對訪港旅客來說亦是很好的體驗:「 從中環到灣仔,好多條路可以行去山頂,行完一個多小時後,亦可以很容易搵到酒店及餐館。」他續稱,一些外國朋友向他表示,從中環高樓大廈林立的石屎森林坐一小時鐵路便可以抵達屯門及上水等綠色旅遊資源豐富的地區,亦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他相信這些深度遊對內地訪港旅客也會有吸引力。
根據旅發局數據,今年首5個月訪港旅客中,大約一半是過夜旅客。徐英偉認為,本港旅遊業今年以來迅速復常,這的確屬重大機遇,對於酒店業來說,當然希望屬酒店潛在客戶的過夜旅客比例可以提升,因此他亦十分支持旅發局重點鎖定本港5小時高鐵圈沿線的湖北、湖南、江西、廣西、福建及廣東等6個省份,進行旅遊推廣。
徐英偉表示:「雖然高鐵1小時生活圈也為本港帶來很多旅客,但這些旅客很多都是即日來回,不會在港過夜,因此我們的確有空間可以把目標旅客擴展至5小時高鐵圈。」他又稱,自己曾與上述6個省份的內地居民交談,得悉他們很喜歡到海岸線旅遊資源豐富的泰國,相信具備類似優勢的本港也會有吸引力,「內地居民喜歡去有海的地方旅遊,這正正是本港可以提供的旅遊資源」。
值得留意的是,即使傳統4月是本港旅遊淡季,惟今年4月訪港旅客達289萬人次,屬首4個月最高,徐英偉分析,原因是期內舉辦不少盛事,例如「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亦有很多展覽活動,吸引很多旅客訪港,他認為此發展方向應該繼續,「本港旅遊業或酒店業也好,並非只做新年、農曆新年、五一黃金周、暑假及國慶等假期的生意,需要一年365日每日均興旺發達;而成功舉辦一項大型體育賽事可以吸引數以千計甚至萬計旅客訪港,故如果沒有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便是淡季,有的話便是旺季,本港未來應該製造更多不同的盛事填滿這些傳統旅遊淡季。」
徐英偉強調,本港各界就此應該具備與其他城市搶辦盛事的心態,他舉例:「例如若下個月新加坡舉辦某項盛事,這難免會搶走訪港旅客,所以一定要推動本港舉辦更多盛事,鄰近城市舉辦的大型運動比賽、講座或展覽,本港也可以探討能否舉辦類似的盛事。」
在內地旅客帶旺本港旅遊業的同時,根據旅發局網站數據,今年首4個月僅54,345人次日本旅客訪港,在不包括中國內地及澳門特區的短途地區市場中排尾三,落後於台灣(182,820人次)、菲律賓(155,896人次)、泰國(107,559人次)、新加坡(78,504人次)、韓國(61,410人次),僅略高於馬來西亞(51,052人次)及印尼(47,455人次)。
徐英偉指出,五一黃金周期間訪港的日本旅客不多,他引述本港旅遊業老行尊的看法,五一黃金周在日本也是旅客旺季,昔日曾是本港期內重要旅客消費來源,因此建議旅發局在重視內地旅客市場外,亦可投放更多資源再次吸引日本及世界其他旅客訪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