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北部都會區發展如火如荼,其中元朗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內,包括「第二期發展」及「餘下發展」兩階段,地政總署昨公布作業備考,指第二期發展範圍中,規劃作商業用途的土地,其接受完成具約束力的基本條款建議(包括補地價金額)將延遲至今年12月31日。
據悉,涉及4宗申請,而本港龍頭發展商新地(0016)及恒地(0012)在該範圍一帶擁有大量土地,不排除兩家發展商均獲延期。
據地政總署資料顯示,上述新發展區共有7宗換地申請獲進一步處理,除第19B區申請屬新發展區「餘下發展」的申請外,餘下6宗申請原定於昨日(3月31日)完成基本條款建議,惟地政總署昨日修訂作業備考,指第二期發展用地計劃用於商業用途的土地,其接納換地基本條款建議書的最後期限,延期至今年12月31日。
據悉,可獲延期完成基本條款建議涉及4宗申請、共5幅土地,包括洪水橋 / 厦村新發展區第32A區、32B區(合併兩宗申請)、32C區及32D區,土地屬非工業用途,全屬商業用地。另第二期發展中,第34B區及第17A區的申請,則維持昨日截止。
補地價方面,申請人可選擇以標準金額補地價,或以傳統機制補價。
事實上,發展局長甯漢豪今年2月公布新一年度賣地計劃中時曾表示,政府正檢討商業地用途,主要涉及未來數年會提供商業用地的地區,將循3個方面探討,包括改為住宅用途、改為商住混合發展用途,以及放寬商業地內的發展限制,其中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內的5幅原址換地商業土地,也因檢討而延長其完成交易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