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即時財經新聞

【專欄】李曉佳:怡和「溜」太古「留」 誰笑到最後?

國泰航空(0293)主席史樂山周三公布離職,原因是退休,但國泰高層人士變動,再次由內地傳媒「預告」,實在惹人遐想。一個月前國泰兩名總裁何杲及盧家培「問責辭職」,更由央視率先披露,看來中央很熱心要向外界宣示,已取得這家香港龍頭航空公司的話事權。

國泰母公司太古(0019)大股東施懷雅家族年多前派出家族成員施銘倫來港「坐鎮」,莫非已經早有預感,知道太古、國泰將要捲入政治風暴?早知有今日,若時光倒流30年,讓施懷雅家族再一次選擇,不知他們仍會選擇留低,還是像另一家英資大集團怡和一樣,選擇溜之則吉呢?

中英談判高峰 怡和遷冊百慕達

怡和在1980年代初香港前途問題出現之前,在港業務的規模比太古還要大,但當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決意要在1997年收回香港主權後,怡和開始逐步撤出香港。由1980至1985年,怡和系先後出售九龍倉(0004)、香港電話34.8%及港燈的股權,套現67.15億元。

1984年3月,正值中英談判高峰,怡和宣布遷冊百慕達,並自1995年1月起,系內公司陸續撤銷香港上市地位,轉在新加坡及英國掛牌。在港業務,只保留地產、酒店、零售餐飲及建築,甩掉所有受政府監管的業務。近年更在東南亞大展拳腳。去年大中華區的利潤佔比已減至56%。

反觀選擇留低的太古,則深信與國企合作就能夠買足政治保險。早在回歸前,太古已讓中信泰富(現稱中信股份)入股國泰,後來在回歸前兩年,甚至把港龍航空賣給中航興業。至2006年又與國航(0753)「聯姻」,向國航買回港龍之餘,形成互相控股的格局。

太古擁抱國企買政治保險

可是在13年的平安歲月過後,一次反修例運動,施懷雅家族應該已經發現,國泰原來可以被中國民航總局牢牢箝制。為求國泰不倒閉,只好接受以有違香港辦事規則的方法,來處理自己的員工。太古、國泰辛苦經營百多年的形象,瀕臨崩潰。被員工暗罵之餘,也成為外界批評對象。

就似30年前支持民主回歸的香港人一樣,基本法寫了的雙普選,可以無影無蹤,太古讓股給國企以為買了政治保險,原來這份保險,不保證你不被針對。

怡和的「溜」,映襯太古的「留」,到底誰能笑到最後?施懷雅家族此時此刻想是百般滋味在心頭。

[李曉佳 財經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