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即時財經新聞

5月香港PMI升至52.5 IHS Markit料今年GDP增長6.8%

5月份 IHS Markit 香港特區採購經理指數(PMI)經季節調整後,由4月份的50.3上升至52.5,顯示香港特區的營商環境連續第四個月好轉,而最新讀數更是 2014年2月以來最高。

IHS Markit 經濟部副總監Jingyi Pan 表示,防疫限制於4月底進一步放寬,明顯對香港私營經濟的5月份表現有正面效應。經濟環境與營商信心轉強,有利於經濟活動進一步擴張。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從海外新接的訂單量重回升軌,當中包括連跌三年的內地訂單亦見起色,這毋疑是利好跡象。可是,成本通脹擴大,卻與經濟活動增長一脈相承,惟企業並未因此透不過氣來,但還須審視勞動力擴張的平穩趨勢。鑑於第一季度本地生產總值(GDP)取得正增長,IHS

Markit 預測2021年GDP增長有6.8%。

報告指出,隨着新接訂單量上升,即便連跌25 個月的出口訂單也重回升軌,企業繼而擴充生產。雖然就業未有因業務增長而受惠,但採購活動則顯著彈升,惟投入成本與產出售價亦同時上漲。

防疫措施於4月底進一步放寬,這明顯帶旺了5月份的業務量;雖仍有個別企業續受疫情影響,但產出量的增長率已呈2018年2月以來最快。

企業增產有賴新接訂單量進一步改善。具體來說,企業從海外新接的訂單量回升,這首次突破了2019年3月以來的下跌周期,當中更包括來自中國大陸的新增業務,在連跌三年後終見起色。業者普遍認為,疫情告穩是新業務量增長的原因之一。

企業5月份聘僱的員工人數,4個月以來首次下降,顯示就業空間未有改善。此外,企業5月份的積壓工作量隨市場需求回穩而再度累升,增長率更是 2014年2月以來最急。

採購方面,企業着實因需求轉旺而添購更多投入品,整體幅度明顯,與上月的短暫回落截然不同。大約有三成業者表示,月內曾經擴充採購,而5月份的採購庫存水平也因此提高,並加快至2016年12月以來最急。

另一方面,供應商的供貨表現未能承接上月的改善勢頭,5月份重現倒退。業者匯報,投入品短缺、貨運延誤等因素,皆導致供貨的履行時間延長。

材料供應的制肘對整體投入成本也產生了影響。在員工成本與採購成本同時告升的情況下,採購成本上漲,整體增長率更達2018年6月以來最快,並拋離員工成本升幅。為轉嫁成本負擔,企業惟有打破 2019年6月以來的慣例,轉而抬高產出售價。

雖然面對價格壓力,但企業普遍看好未來前景,這從5月份的產出預期指數升至2014年2月以來最高可見。業者相信,疫情管理與疫苗接種取得進展,則經濟可望進一步復蘇。

 

其他報道

螞蟻打國際線?集團擬建立政府關係部門 以拓展數字錢包和支付業務

恒指高開67點 出現「黃金交叉」吉利升2.1% 雷蛇跌7.3%

滬深三大指數低開 上證跌0.05%

雷蛇遭主席陳民亮等折讓7.5%減持 套現6.6億元

港股ADR升52點 美期、亞股向上

小米、中遠海控、中信 入富時中國50指數 剔吉利、恒大、新東方

拜登擬修訂涉解放軍企業投資禁令 以保合法及長期持續性

市場關注周五數據、通脹、聯儲局買債取態 美股微升 道指升25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