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央行近期加強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監管,並研究自己的央行數碼貨幣。前人行行長周小川在論壇上表示,從加密貨幣原理和設計思想,若能在支付領域中起一定作用,它有可能成為服務實體經濟的有用工具。
周小川指出,加密貨幣前期功能有些不足,例如每秒鐘所處理的交易筆數夠高,亦佔用比較多的網絡資源和處理能力。另外,去中心化、去監管等特性亦引起爭議,但可看日後能否得到解決。他指出,涉及加密貨幣的創新,中國會分析和討論究竟如何為實體經濟服務,可能給予更大的關注,投入更多的資源進行研發和試點。
周小川又指,一些參與者希望賺快錢,將加密貨幣變成數字資產、加密資產,現在一些加密貨幣要想再回到支付領域,但周小川認為已經可能已經不太合適,也不被市場所接受。
有指比特幣等有對沖量化寬鬆的功能,周小川指這是等於自己找理由,任何一種金融產品都有定價需要和對沖功能,關鍵是相關定價有甚麼用處。周小川指出,加密貨幣即使用對沖功能,但不能說明它在經濟中有必要的地位。
其他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