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即時財經新聞

【羅仕揚專欄】來得快、裁得快?

市淡有投行計劃裁員,其實是理所當然、合情合理的事,不明白為何如此普通的一則消息,竟然會在社交平台、甚至在行家之間引起熱烈討論。或許主要原因,是今次裁員的時間,剛剛在政府換屆、新特首上場,以及回歸25周年前;而計劃裁員的機構,竟然是身負維穩責任,亦最愛面子的中資投行罷了。在如此敏感的時刻,做出一些有唱衰香港之嫌的動作,豈非為當權者添煩添亂?

 

​就在早幾天,波叔才在他那名為《司長隨筆》的網誌中,談及如何深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更在對上一篇隨筆,提及本港的新股集資額在國安法實施後達到6,500億,較實施前同期增加逾三成。言猶在耳,想不到只是幾天,就由中資投行身先士卒,擔綱演繹裁員止血的戲碼,而裁員的,就是司長誇讚不絕的新股市場相關部門。當然,大家明白港府不是令市況轉淡的原由,不過「說完就完」,就難免惹人有「烏鴉口」的觀感。當然波叔「烏鴉口」已非首次,想當年說大市成交暢旺,決定上調股票印花稅後,結果港股隨即由牛轉熊,恒指由高到低調整逾萬點。這種沒有科學根據的關聯,或許就是運勢的最玄妙之處吧。

 

​雖然用「鋌而走險」來形容投行工作有點兒太負面,畢竟工作範疇不涉及犯法,最多打擦邊球,不過用被裁風險來換取較可觀回報,一向是投行員工的宗旨。「有錢搵嘅時候,賺盡;無錢搵嘅時候,收檔。」金融從業員對這種經營模式早已見怪不怪,好市的時候,管理層不介意一擲千金來招攬人才,務求把握該段市況將盈利最大化;但當市況轉差時,為了縮減成本,當管理層斷定某業務在短時間內難以翻身,他們也會當機立斷地迅速裁員。來得快裁得快,雖然一來一回人力資源成本也不少,但只有在好市時賺得夠,埋單計數,有錢賺的贏面依然較高。

 

​職場上,甚至有些金融浪人,轉攻這類職位,明知遲早也會被炒,也姑且抱著一試無妨的心態。「明知會被炒都做?傻的嗎?」當然不傻,臨急抱佛腳,好市才急著請人的金融機構,通常也比較短視,在市場最需要人手時才去請人?又或者聽到同行某業務有錢賺才想開枱請人?叫價被逼提高是意料中事,人工加三成、五成、七成、甚至一倍?雖然近年大家拉緊褲頭,類似情況少了,但也並非完全絕跡。若叫價提得夠高,總有人不介意博一博,特別是沒有家庭負擔的同行,起碼也能「賺返一兩年錢」,說不定好市持續,又可以捱多兩三年呢!就算不幸,之後市況轉淡被裁,也有較多本錢去「量地」,而且叫價甚至職級也提高了,將來再應徵其他金融機構,也更易上望再高一格的職級。

 

​當然,如果規劃得較好的投行,也未必需要在好市時才請人,淡市時隨即炒人,這主要視乎管理層的眼光看得有多遠。近十年,或許已鮮有聽到外資投行在本港大規模裁員的消息,不是刻意奉承外資行,但對於相信有利可圖的業務,他們比較有Commitment,縱然一時三刻盈利有高有低,也未必會大幅度地調整人手,最多只會每張枱一兩個地加,又或者需要交數時一兩個地減。如果要達到捱不住的程度,需要動刀裁員兩三成員工,對上一次可能已經要數到金融海嘯,而這是幾十年才一遇的黑天鵝事件。

 

​相對外資行,中資行普遍的問題不在於管理層的眼光,而是在於他們的職場壽命。內鬥是中資投行的特色,具能力具魄力的管理層不缺,但當牽涉到龐大利益,更高層的爭鬥幾乎無日無之,就對整個部門的營運構成影響。新高層一上場,任用親信出任各部門的管理層是常識吧。這些管理層無論是為了在短時間內交出成績,抑或為了自身在短時間內壯大馬房,盲搶人是時有發生的事;但高層一旦失勢,又有另一個新高層上場,又會任用新一批親信取代舊的管理層,只要新上司不認同某業務的價值,就有機會將整個業務的員工一併裁走。行內人做得夠長時間,大概也了解到中資行的開枱摺枱、請人裁員等,整個循環通常也來去得比較快。

 

​至於風險溢價,就是無論外資行抑或中資行,作為投行員工都需要有的覺悟。淡市裁員,在大氣候下難逃一刧,尚算死得甘心;若所屬業務連年盈利有限,甚至偶有虧損,管理層決定結束業務,也屬情理之中。然而純粹管理層覺得沒有前景就決定「斬纜」,這已經有點傾向個人主義,而非從客觀事實出發;若果年年有錢賺,純粹是外國總部決定撤出香港,又或涉及整個亞太區也關閉某業務等橫向操作,就更加無辜了。很多人羨慕投行人工高,整體薪酬較大部分行業的平均值高,這是事實,但卻未必考慮到投行失業的機率,也比大部分行業高。這個較平均值高出來的人工,就是彌補隨時被裁的風險所支付的溢價。

 

​這幾天,有報道指行會抽起公務員加薪議程,即將卸任的特首,當然不會蠢得將這燙手山芋拿上手,臨別前也去承擔這兩面不討好的責任。記得去年薪酬趨勢調查出現負數,那些公務員工會隨即對數字口諸筆伐,但到今年出現大正數,又突然180度轉軚要求跟足加薪,論輸打贏要,肯定比他們的工作能力出色。撇開能力、民怨等,純粹講經濟,當中資投行也要裁員止血,高級公務員又談何要求加薪逾7%的理據?別忘記公務員是鐵飯碗,風險溢價幾乎是零,既要穩定性,又要求人工增幅媲美私人企業,而作為加薪指標之一的薪酬趨勢調查,更完全沒有考慮裁員及無薪假等職場慣常操作。不得不承認,公僕或許才是真正的「打工皇帝」!

羅仕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