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即時財經新聞

謝邱安儀:零售業生意或不復舊觀 通關亦難即時復蘇 盼減租金助「捱落去」

香港回歸近25個年頭,零售業見證其間不少高低起伏,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瑞麟(0417)主席兼行政總裁謝邱安儀坦言,過去兩年新冠疫情堪稱是零售業在香港回歸後的最大挑戰,她認為儘管依然期望日後香港恢復通關、行業可迎來復蘇,但業界已「有心理準備(生意)返唔到轉頭」,因此過去兩年才不斷要求減租,希望行業能更有條件「捱落去」。

明報記者 周綺琪

2019年中香港爆發反修例運動,翌年初再爆發新冠病毒疫情,謝邱安儀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過去兩年可謂零售業有史以來最大挑戰,形容疫情如「海嘯」席捲業界,當中主要由於長時間缺乏旅客生意情况下,租金等成本仍然持續高企。

翻看本港歷史,回歸初期零售市場一直由本地客源帶動,但至2003年爆發SARS疫情,重挫香港經濟,拖累零售業市况急轉直下,令零售銷貨價值急跌16.6%。為振興經濟,港府當時與中央政府商討開放內地遊客訪港,並於同年7月正式實施「自由行」政策,成為零售業結構變化的重大分水嶺。

個別依賴遊客消費零售商 疫後生意挫六成

由實施自由行起,本港零售業在內地遊客湧入下持續增長,2013年零售銷貨價值逼近5000億元,創下歷史高位。謝邱安儀提到,期間儘管環球經濟曾經歷不少反覆,例如2008年的金融海嘯,但因自由行政策仍支撐着整個零售行業。不過,其後市民對內地遊客醞釀負面看法,內地遊客亦開始轉往其他海外國家遊覽消費。

謝邱安儀分析,疫情前旅客一般佔本地零售業約兩至三成生意額,個別業務類型較依靠遊客消費的零售商,營業額在疫後甚至大跌六成。舖租方面,核心區街舖租金最多大減一半或以上,商場店舖則跌20%至40%。

去年曾傳中港通關 業主即提加租

不過,她表示,不少業主仍寄望開關後可重新加租,因此現時市場上均以短租為主,少有願意減租簽下長約,「業主唔係唔接受現實,但係接受唔到長時間低租金」。她提到,去年底曾傳出中港恢復通關,隨即有業主提出加租。

她又稱,儘管零售業仍然期望各地通關,又重申此為業界復蘇的首要條件,但她坦言業界亦已「有心理準備(生意)返唔到轉頭」,因此現時最希望是在營業額與成本間取得平衡,既然缺乏旅客生意欠佳,成本亦理應有所下調以維持營運,並指「唔減(租金)就無法捱落去,最差情况要執笠。」

事實上,即使香港真的重新「開關」,謝邱安儀坦言亦不抱期望可即時改善行業生意。她提到,即使日後通關,訪港旅客人次或未能在短期內重返以往高峰期水平,而遊客對本港零售業帶動更須時觀察。

(回歸25年)

相關報道

 

疫下零售生態劇變 加速網購電子支付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