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全球香港特區採購經理指數(PMI)由上月的54.9降至6月的52.4,連續第3個月處於擴張水平,企業新接的訂單量也連續3個月增多,但升幅卻比上月減慢。私營企業重燃悲觀情緒。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學家Laura Denman 表示,「隨着新增訂單與業務活動擴張減慢,香港特區私營經濟於6月增長放緩。與此同時,來自海外與中國內地的需求同時緊縮,反映整體訂單由本土市場支撐。由於前景的不明朗因素增多,因此營商信心轉弱,採購活動萎縮。調查資料主要將最新一波新冠肺炎和疫情持續的制肘,列為私營經濟增長放緩的推手。一俟(一旦等到的意思)疫情回穩、防疫政策鬆綁,則增長動力有望於香港特區私營經濟全面反彈;惟下行風險仍在,包括投入品採購的通脹壓力尚未緩解」。
企業新接的訂單量連續3個月增多,但升幅卻比上月減慢,因此呈現增長放緩的局面。綜合而言,增長回軟主要受新冠疫情的長期效應所致。最新一波疫情衝擊着中國內地與海外市場,6月份數據顯示,海外需求重現緊縮,而來自內地的新訂單更連續13個月下跌。
相對於過去兩月的樂觀情緒,6月份的營商情緒轉吹淡風。企業滙報,最新一波疫情令信心減弱,為客戶以至整體私營經濟帶來不明朗影響,但由於積壓工作持續第三個月增加,因此繼續於第二季尾增聘人手。
受訪企業表示,疫情再度干擾着供應商表現。6月份數據顯示,供貨時間已連續14個月拉長,惟拖延程度已見收歛,為5個月最低。
即便供應商表現的惡化程度有所回落,但新訂單增長減慢,則令企業於年中減購投入品。至於採購庫存,則僅輕微上升,不少業者就此特別提及,積極減持投入品和半製成品的現有存量。
價格方面,6月的整體投入成本再度上升,將目前的通脹期推至21個月;但升速已減緩至15個月低位。採購價格的急劇升幅主要來自原材料及運輸成本飈升,加上薪資成本加重,因而令企業的成本負擔膨漲。為轉嫁部分成本予客戶,企業大幅調高產出價格。
其他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