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即時財經新聞

【薛偉傑專欄】核聚變投資如雨後春筍 美初創稱兩年後首次產生淨能量

隨著全球減排壓力大增,太陽能、風電和水電等可再生能源又供不應求,被視為「夢幻清潔能源」的可控核聚變發電,已成為炙手可熱的創投主題。

最近,美國初創企業Helion Energy就聲稱,可以在2024年首次實現可控核聚變反應的輸出能量超過輸入能量,「10年後更肯定會有商業電力用於出售」。

不過,筆者傾向認為,該公司太過樂觀,低估了當中的技術困難和所需的投資額。

Helion Energy在去年11月初就完成了5億美元的E輪融資。這筆資金將用來完成該公司正在建設的第7個研究裝置「北極星」(Polaris)。Mithril Capital承諾,若「北極星」能夠按照預期工作,將會再向該公司投資17億美元。

Helion Energy已融資5億美元 未來有機會再獲17億美元

若將已到手的5億美元,加上有條件的未來投資17億美元,一共有22億美元。對於一般行業來說,這已經非常可觀。只不過,對於研究可控核聚變發電來說,這還屬於杯水車薪。

以正在法國南部Cadarache建造的全世界最大實驗性核聚變反應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為例,其研究及建造經費就多次超支,完工日期亦不斷延遲。

最初預計只需大約50億歐元。但由於建築材料價格上漲和多次修改設計,不斷出現超支和進度延誤。到2010年7月底,歐盟、美國、俄羅斯、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印度等7個創始成員已同意,將建造預算大幅增加至160億歐元,即是差不多210億美元。

相對ITER投資額 還只算「零頭」

現時預計,ITER要到2025年才開始進行等離子體實驗,要到2035年才開始進行全氘─氚核聚變實驗。

根據設計,ITER進行核聚變反應產生的能量,要達到輸入來維持其核聚變反應所需的能量的10倍以上,即是能量增益因子Q值要超過10。

根據設計目標,ITER的環形加速器將可以產生溫度超過攝氏10億度的氘和氚等離子體,繼而發生功率大約為500MW(5億瓦)的可控核聚變反應,每次維持大約500秒。

相比之下,現時「歐洲聯合環狀反應堆」(JET)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只能維持4至5秒。而JET的Q值最高也只達到0.67。

但是,ITER仍然只是作為一部示範裝置,它產生的熱量仍然不會用來發電。一般相信,總結ITER經驗的商業性核聚變發電廠,要到2040年初甚或2050年代初才出現。這也是絕大多數專家認為,商業性核聚變發電要20至30年後才可以實現的原因。

Helion研「氘─氦3」核聚變 聲稱可「彎道超車」

Helion Energy聲稱,該公司採用的核聚變技術方案,有別於現時絕大多數國家及私營機構的方案。

例如,絕大多數機構研發的可控核聚變反應裝置都是「托卡馬克」(Tokamak),一種採用「磁約束」技術來實現可控核聚變的環形裝置,因為相關經驗最多,技術亦最成熟。其基本結構都是遵從1950年代初前蘇聯專家的設計,只是使用了超導材料來產生強磁場,以減低消耗的電力,希望令裝置能夠輸出淨能量。

而該公司採取的技術路線則是「磁慣性約束」,通加「磁場反向配置」(FRC)來實現,其優點是體積比「托卡馬克」小一截,可以節省建造成本。

另外,現時絕大多數機構都是研發「氘─氚」(D-T)核聚變反應,包括多國合作的ITER。但該公司則是研發「氘─氦3」(D-3He)核聚變反應。

無疑,一般同意,「氘─氚」(D-T)核聚變反應只屬於第一代的核聚變反應,因為會產生很多較難處理的帶能量中子。而「氘─氦3」(D-3He)核聚變反應則屬於較「清潔」的第二代核聚變反應,中子數量大幅減少,輸出能量亦遠高於第一代核聚變反應。

但是,其點火溫度亦是「氘─氚」核聚變的10倍。Helion Energy作為一家私營企業,如何以更短時間和更低投資額,去實現難度更高、更不成熟的技術方案,是一大疑問。

或許,Helion Energy的自信不但來自本身,部分也來自其同行。例如,General Fusion就計劃,在2025年就啟動和運行其示範性質的核聚變發電廠。

而早在1998年成立、目前規模最大的核聚變研究企業TAE Technologies亦希望,在2030年為電網提供由核聚變產生的電力。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也聲稱,它的示範性可控核聚變發電裝置SPARC在2025年就可以建成及產生淨能量,它的第一間商業化核聚變發電廠ARC則預計在2030年代初建成。

First Light Fusion亦計劃,要在2040年代建成多座核聚變發電廠,其中第一座在2030年代就要完成。至於在此之前的技術難題,則要在2020年代完全攻克。

如此誇張和一致的時間表,即使大家深知這是和財資界合演的說辭,心裡或許也會有一絲動搖。

薛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