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今日宣布推出試行計劃,與本地五家銀行合作推動「中國內銷風險分擔安排」,銀行收到出口商的信用保險或出口貸款的申請後,會與信保局分享就相關的內地買家所作的信用審核結果,雙方及後會共同承擔該買家一半的壞帳風險,每個買家集團的最高信用限額為1億元。信保局總監趙民忠指,內地非上市民企財務數據披露較少,令本地廠商出口較難取得出口信用保險,新安排將有助解決以上問題,加強其對開拓內銷市場的信心及保障。
五間本港行包括中銀香港(2388)、東亞銀行(0023)、 星展香港、恒生銀行(0011)及匯豐銀行。趙民忠表示相對內地上市公司有數據披露要求,信用保險公司較易處理它們的風險,相對非上市民企雖具規模,但披露透明度不高,承保時有不少挑戰。他指本地銀行過去積極參與跨境貿易融資,對內地民企運作有認識,風險管理有良好紀錄,因此當局主動探討與銀行合作,更好掌握內地買家的信用資料,提高當局對內地市場的承保能力。
有關安排的合資格賣家包括香港出口商或其在中國內地的子公司,買家則包括在中國內地的公司,以及在香港和澳門的出口商,而賣家向其銷售貨物或服務最終將運往或供給內地。計劃總額為100億元,趙民忠指一年後會按風險和使用情况,檢討計劃安排。當局亦歡迎其他有興趣的銀行與其聯繫,了解潛在合作機會及在合適情況下擴展合作。
出口表現方面,趙民忠表示,首5個月信保局客戶的付運量按年低雙位數下跌,幅度與本港出口下降相約,主要是首三個月跌幅較大,因為美國存貨處於高位,但4月和5月按年有低雙位數上升,他展望下半年本港出口可審慎向好,而信保局授信額度年初至今保持按年上升,目前在歷年高位,反映當局對出口企業的支持。索償方面,他指1至5月宗數和金額均雙位數上升,他指因為疫情期間外國政府有較多保障措施,令去年基數低,但今年外國企業破產個案上升,不過整體而言金額仍然較小,比疫情前仍為健康水平。
其他報道
恒指半日跌314點 下試50天線 北水轉流入 科指跌2.6%
港元拆息全線升穿5厘 隔夜息創紀錄新高 1周、兩周息近16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