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即時財經新聞

【羅仕揚專欄】金融人專屬吹水台?

新社交平台Threads推出僅僅一周,用戶已輕鬆破億。全個世界都有電話,在科網、甚至是AI世代,彷彿在手機內的虛擬世界,才是人類生存的真實世界。自社交媒體成為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後,面書、IG、Twitter、小紅書等,各有不同年齡層及國籍的捧場客,而說到最受金融業界喜愛的社交媒體,就不得不提已由求職聖地,淪為自J及圍爐平台的LinkedIn。

古語有云:「有運好過有料,識人好過識字」,不要說投行那麼高階,就算是普通證券行或零售銀行,除了較低階的職位,想入行或想轉工,難道真的靠求職網站內的招聘廣告?眾所周知,那些廣告八成也是假的,就算真的有這個空缺,說不定在高層心中早已有內定人選,只不過程序上需要符合「公開招聘」的程序,以確保整個遴選過程的公平性,才「做樣」出個Ad來滿足相關人士要求。說到底,搵工從來都靠識人,所有行業如是,金融業更甚,但除了靠日常工作交流或行業聚會,要如何擴大社交圈子呢?

有些人,會參加那些崇尚互相吹噓的商會,藉此希望認識其他金融機構的高層,從而打入圈子、扶搖直上,但玩過商會的人都知道,這些甚麼會甚麼社甚麼團,從來都是「塘水滾塘魚」,真正有權力的高層最多「畀面」出席活動的致辭部分,最終只剩下一堆「同Lev」的「散仔」,虛偽地互送高帽,但心底又覺得這班都是沒有用處的「廢人」。LinkedIn的出現,某程度提供了更具效率的識人渠道,行家又好、高層又好,若果你面皮夠厚,雖然你找別人,人家可以「已讀不回」,但漁翁撒網下,撒得多,說不定總會有一兩次,得到想像中的回報。

LinkedIn的定位,從成立開始到發展至今,從來都是商務求職平台。用戶可以在個人頁面上,填上自己的職場生涯,專注於甚麼範疇 (IB、PB或WM,又或Functional Group如IT、Compliance等),以及擅長的技能;而各大金融機構亦可在企業頁面上,上載公司的職位空缺,讓用家可以直接將履歷上傳到金融機構的人事部手上。這種點對點的配對,在剛面世時確是驚為天人,然而發展得越久,卻開始發覺開始行不通,企業通過LinkedIn招募的面試者,很多根本完全與該職位要求不相配,原因?就是大家為了增加受聘機會,紛紛在LinkedIn為自己的履歷及技能「化妝」,而且越吹越大,令人人也幾乎變成了專才。

曾經見過一個任職某銀行的朋友,做了五六年,就我個人認知,職級依然是Associate,但卻在LinkedIn Profile「吹很大」,不單掩飾了自己的Title,還加上了某某產品Specialist的頭銜,之後在工作的簡介中,更寫下了洋洋千字、總共十個Point的介紹,幾乎說到自己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甚至連部門決策的工作也有參與其中,但別忘記他只是個Asso。這位朋友在同一份工做了五六年,起碼忠誠可嘉;另一位任職證券業的朋友,過去五年轉了六份工,最長一份做不了兩年,最短一份只有四個月,但極度Jumpy的他,不單在LinkedIn如實「晒」出自己的工作歷程,更在每一份工作,都「吹」出詳細的工作介紹,其中只做了四個月的那份,更寫上「完成升級整個交易系統的計劃」、「制訂部門發展籃圖」的職責!四個月,就當三個月的試用期也是拼命三郎,四個月的時間,真的可以完成升級整個交易系統?

一個人吹水,可以當時運高看不見;但七八成用家也吹水?自然該平台也變成了吹水平台,再也靠不住,而通過獵頭搵食的Headhunter,就是其展現價值的時候。LinkedIn除了行家多,Headhunt也同樣很多,資深用家應該知道,幾乎每星期也有新的Headhunter要加你做聯絡人,為的就是Update他或她手中的Contact List。記得在LinkedIn尚未盛行的年代,獵頭若要得到某投行某部門的職員名單,總會用盡方法來誘騙資歷尚淺的同事。最常見的方法,是假扮某高層的下屬,需要知道某部門某位同事的電話,但卻身在外地無法連上公司Intranet,所以需要你施加援手。若幸運遇上一個熱心的 Intern信以為真,整個部門的聯絡方法從此外流,而那位Intern將會被 Compliance修理得很慘,這也是以往不時發生的瑣事。

隨著LinkedIn的盛行,這類的誘騙方法近年幾乎絕跡,想知道某投行某部門有些甚麼人?只要得知組內其中一人的名字,通過LinkedIn再Link上Link,總有方法找到。個人對Headhunt其實並無反感,若沒有他們的存在,不也抹殺了大家跳糟的可能?而且Headhunt也是打份工,若能成功配對,也是一家便宜兩家著?不過由於LinkedIn吹水文化盛行,獵頭的把關難度也越來越高,若果純粹看Profile,就將一個原來「無料」的Candidate推薦了給Hiring Manager,最後被客戶吐槽的,還是這位可憐的Headhunt。

除了吹水文化,擦鞋文化在LinkedIn也盛行得很。商界名人就算說廢話,也總有大量用家「畀Like」,以「明星效應」來解釋,尚算可以接受,畢竟那些韓國女團在IG上載一兩張工作照,不也吸引大量鐵粉派心?嘔心的反而是某些金融機構的高層,不是分享一兩段貼文,又或上載了幾張公開演講相、見客相等,總會吸引大批「擦鞋仔」蜂擁而至,大讚阿總分享真知灼見。說實話,作為一個Analyst、Associate抑或VP,阿總對低N級的下層真是「悉尼老鼠」,擦鞋也是白擦,當然不能否認阿總自行上載工作照,心底也渴望被擦;但正因為LinkedIn內總充斥著這麼多圍爐行徑,才會令用家越來越反眼。

「唔啱玩咪鏟App囉!又冇人逼你玩。」人總是如此矛盾,既想保持聯絡,又想保持距離;既想別人特別是行家及獵頭知道你的存在,又不想委身作任何奉承的舉動。最好的處理方法,或許就是冷處理,除非有行家或獵頭PM找你,否則對LinkedIn,還是盡量少按少看,方保身心安康。

羅仕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