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在兩星期前重上兩萬點,大市成交亦重上過千億,當時市場一片亢奮,更有老散揚言「港股返嚟啦!」結果呢?兩星期過後,恒指又重返萬九點附近,成交回歸平淡,別說單日過千億,連上試800億似乎亦有困難。一潭死水般的港股市場,未再有掀起任何漣漪。
要解釋港股過去半年的低迷,原因可以有很多:外資撤走、北水興趣減、個別行業行情慘淡,但最關鍵的,還是經濟狀況真的欠佳。三年疫情,無數人以為通關後一切就會回復正常,但通關從來都不是解決經濟問題的答案,企業業績不見得因為通關而得到改善,個別行業甚至疫後更差。就拿與市民最感同身受的零售及飲食業來看,經營情況普遍比疫情期間更艱難。作為經濟指標的股市及樓價,由年初至今不斷向下,疫後跌勢比過去幾年更慘烈。通關吸引不到高端旅客來港消費,反而港人有了外遊選擇,連支撐著過去幾年經濟的本土消費力量亦有所流失。
每天坐在報價機前「搵食」的Day Trader,訴說已經「接近半年無飯開」,「㩒掣」落盤那刻,已經感受到市場的買賣盤有多「乾」。打工出糧的金融從業員比較幸運,尚可每月收取「老底」維生,但半年結及年底交不到數,少不免會被上司「照肺」,明年年初派發的花紅當然不敢再想,能夠在淡市下保得住飯碗,已屬萬幸。股市走勢從來取決於兩大條件:基本因素及資金流向,企業業績難有驚喜,已經宣判了基本因素的死刑;投資者缺乏憧憬,亦自然難以吸引資金投入股市。
憧憬,是一樣十分奧妙的東西,在股票市場上的憧憬,普遍是指一些利好預期,可以是預期有利好某些行業的政策,可以是預期某行業或某股份交出遠勝預期的業績,甚至可以是一些管理層的變動,甚至是新股東入主,又或是公司主業改變等,因為預期或有機會令公司估值得以提升,都可以歸類為憧憬。憧憬的奧妙之處,你不知它會否發生,而事實上確實甚麼東西也未發生,甚至沉寂一段時間後,憧憬又可重新出現,令市場再作憧憬。傳統智慧說「趁好消息出貨」,當利好憧憬落實,往往就是相關股份見頂回落的時候,因此魚缸老手普遍都知道,憧憬剛出現時,永遠是炒作的最佳時機。
七月下旬出現的港股反彈,正正是典型的憧憬帶動股市走勢的好例子。那段升勢之前,內房板塊突然爆雷,除了恒大(3333)自揭巨額債務外,有內房企業逾期未付債息,令債務危機的憂慮重燃。憂慮是憧憬的相反詞,指的市場對某些行業或股份的利淡預測,不利相關板塊的走勢,然而關於內房債的問題是否屬於憂慮,依然有值得商榷之處,因為憧憬是指未落實、未發生的事,而恒大欠債、房企未令債息,都是實際已發生的負面消息。危機出現令股市受壓,倒是正常不過的市場反應。
就在市場水深火熱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突然出招,公布了召開會議的內容。「適時調整房地產政策」,成為了政治局會議的Tagline,市場憧憬此說法代表房產政策或會放鬆,本來一片暗淡的房企,亦由低位強勢反彈。內地的官方會議報道,從來都是閱讀理解大賽,難度與參透三哥下午茶餐牌有過之而無不及,例如「活躍資本市場」,分析最後演變成憧憬調低股票印花稅;又例如「發揮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令市場出現對降準、減息的憧憬;「要推動平台企業規范健康持續發展」,變成憧憬內地放鬆對科網企業的防控;而「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亦引發減稅、加大汽車家電下鄉力度等的憧憬。
有憧憬總比沒有憧憬的好,憧憬引發資金重新流入港股,恒指亦順水推舟,在短短幾日內成功重上兩萬點,久違的過千億成交連日出現,更曾高見單日達到逾1,800億元成交的奇觀,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憧憬維持了一星期左右,在沒有新憧憬的出現下,憧憬開始逐漸消散,獲利盤加深了沽壓的力量,加上企業業績確實沒有驚喜,又有內房股真的逾期未還債息,恒指再度下試萬九點水平,高額成交輕輕的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
「中央政治局洋洋千字,有晒白紙黑字,講到明會救市,呢個點算係憧憬?係事實嚟!」身邊深信國家富強發展,經濟肯定會好起來的愛國朋友,替A股港股大落後深感不值,這幾天用美帝發明的通訊軟件,在群組內分享看法。對,中央政治局在官媒的發文,確實是洋洋千字,確實是白紙黑字,但內容普遍都是政策方向,形容詞不外乎都是「向好」、「恢復」、「穩定」、「高質量」、「合理增長」等,再為各行業送上「支持」、「推動」,又有哪一字說到會「救市」?所有的救市措施,都是通過對新聞稿的解讀,由經濟師、分析員、甚至是坊間老散先行解讀出來,這不是憧憬是甚麼?
憧憬是個好東西,但總不能認為只靠憧憬,就能支撐大市走勢。兩星期過去,尚未見任何會議提及的行業或板塊,有甚麼具體的政策出過台,就當坊間分析「吹大咗」,減股票印花稅、放鬆科企防控等,本來已屬較進取的期望;但形勢最嚴峻的內房企業,依舊有內房股逾期未能支付債息,再陷違約風險,買賣樓房的措施未有放鬆,銀行對內房的放貸依然嚴得很。「適時調整」暫成空話,沒有任何程度上的跟進,又怎能期望單憑官方的說法,就能令憧憬長期維持?
最致命的,是幾乎所有的好消息,都是憧憬,但幾乎所有的壞消息,都是事實。「你唔係話憧憬落實會有資金趁好消息出貨咩?而家都未有嘢落實,點解啲錢咁快已經出貨?」讀書時老師教作文,也有教到寫文章要有「起、承、轉、合」,就當憧憬出現是「起」吧,但「起」後卻未見有任何跟進,根本未到投資者心態轉變,又或資金決定獲利的「轉」及「合」,一切在「起」的階段已經胎死腹中。
「打好組合拳」!就在早幾天,幾大部委又出口術,煞有介事地召開記者會,說要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媒體報道集中在「組合拳」三個字,驟聽好像有很多支持經濟的政策準備出台,然而「宏觀政策」才是這標題的重點所在,簡單來說又是口號式的論述。沒有具體新措施、沒有令人驚喜新觀點,單憑幾個官員吹吹水,缸友大概已經麻木到,連憧憬也不想再憧憬了。
羅仕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