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經濟增長動力在7月進一步減弱,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發表報告,指出內地遲遲未推出直接針對房地產、地方債和民營經濟支持措拖,它們對提振消費者信心、釋放消費至關重要,若未來數周不能推出更有力措施,則至年底前或沒有足夠時間扭轉乏力趨勢。瑞銀認為,內地目前增長風險更偏向下行,若寬鬆措施太遲太少,則認為今年增長會降至約4.5%,為該行的下行情景。
瑞銀認為,若內地能在9月底之前採取有效措施,特別是在可以重振信心的房地產和地方債方面推出政策,那麼經濟有可能穩步復甦,推動全年GDP增長回升至約5%的基準情。該行預期的上行情景是內地在8月底前採取有效措施,可推動GDP增長達到5.2%或以上
長期增長方面,瑞銀指短期經濟挑戰使內地調整長期結構的難度加大。現時內地總債務接近GDP的300%,瑞銀指內地去槓桿有其必要性,因為若房地產和基建投資繼續加大槓桿,加上人口和城市化趨勢放緩,可能會導致金融不穩定風險進一步上升,出口也會因為地緣政治緊張而面臨挑戰,提出經濟貢獻佔比空間有限。在去槓桿背景下,經濟逐漸轉向主要靠消費和服務推動,而非過去的投資和出口,可能令增長率逐季放緩,情况最早可能在明年發生,瑞銀預期內地未來五年的平均經濟增長率可能在4.5%左右,低於之前十年的6%左右。
投資部署方面,瑞銀預期刺激措施短期內仍將支持中國股市。當前中國股市的遠期市盈率在9.7倍,較歷史平均值低1.1個標準差,這意味著估值尚未計入更強有力的支持政策推出、增長重新提速以及今年企業盈利低雙位數增長等潛在利多因素。美國關於對外投資的行政命令發佈,在一定程度上暫時消除了對華投資限制範圍方面的不確定性。然而,在不同的投資期內,增長面臨的風險和宏觀經濟結果的範圍可能加大,因此在投資佈局時需將以上因素都考慮在內。
短期內,瑞銀看好偏重成長股的槓鈴策略,更多配置在經濟復蘇和刺激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互聯網行業,尤其是電子商務的估值具吸引力且對宏觀經濟較為敏感,有望直接受益於政策支持、監管放鬆以及可選消費支出回暖。如果房地產市場回穩,則下游消費行業(例如家用電器和傢俱、運動服飾等)、消費服務、上游材料和工業也將成為週期性復蘇的贏家。另外,瑞銀佈局於股息收益率高的防禦型類股,例如精選的金融和公用事業類股,以防政策和增長不如預期。如果政策力度依然低於預期,可能會進一步提高防禦股的配置。
不過,在未來6至12個月,瑞銀建議採取更具防禦性的方式來應對頗具挑戰的宏觀環境和地緣政治局勢。投資者應尋求具有強勁的現金生成能力,例如精選的遊戲開發商,以及更依賴內需,例如軟體的公司。擁有穩定的經常性自由現金流的企業能夠更好地支撐未來的股息支付,因此可提供一定程度的防禦性,同時看好透過更積極資本管理策略來提高股東回報的公司,比如進行股票回購。
展望未來,瑞銀認為中國的長期經濟發展重點領域將繼續獲得有力的政策支持,例如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等,但隨著中國推進經濟改革,市場將持續評估中長期增長預期的變化,因此各個類股的估值仍將出現調整。若要這些類股持續為投資者帶來回報,還需見到宏觀經濟增長前景變得更加明朗。
其他報道
恒指收市低位收 僅升174點 南水流出大增2.4倍 港交所升幅冠藍籌
中芯國際參股公司CEO被員工請求罷免? 公司回應:正處理該訊息
AlipayHK信用卡消費每月設限額 超額最多收2.5%手續費
滬指漲1.13%惟未守穩3100點 兩市成交額破1.1萬億人幣
《中國好聲音》製作商星空華文午後跌幅擴大近5成 股價不足30元創上市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