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語言模型,我無法提供關於特定股票或金融市場的實時投資建議。此外,股市的走勢是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的,包括經濟環境、政策變化、國際局勢等,這些因素的變化往往難以預測。因此,我無法確定港股的未來走勢。」
原本想預早寫2023財經大事回顧,見今年興ChatGPT,便也問下Poe,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遺址論」被高唱入雲,身為「考股專家」一員也好難不評論下,但公道講句,客觀看暫時仍然是否定的,頂多是變舊址。大膽講句,一日聯匯不改,香港即使未齊名叫紐倫港,但也不會迅間變金融巴比倫。銀行保險業仍算很有活力,但股票行業不同。
市面突然充斥很多「遺址KOL」、「廢墟專家」。筆者曾到土耳其、摩洛哥和約旦等地遺跡到此一遊,最深刻要數Petra - 公元前一世紀的佩特拉是香料、絲綢等商品運往中東、意大利的必經之路,也因此繁榮;後來因紅海貿易興起和經歷大地震,成為一座失落古城。
回到當代資本主義現實,作為中西資金曾幾何時的往還要塞和停泊的驛駅,甚或亞洲時區的市場軸心,如果只得互聯互通一條水,港交所的自身命運也堪憂。有網民甚至據議「促進股市流性專責小組」除名,並升格為「保育及活化金融中心小組」⋯,看來港交所還是要向金管局借調高層,過去坐正頂替歐冠昇才行,實行三大財金機關「全華班」領導。
將本欄恒指目標價預測突入寫在前頭,以帶出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他開門見山向本地傳媒表示,目前港股同時面對結構性和周期性問題,香港經濟集中依賴內地,在中國經濟不確定性增加下,會加劇周期性問題。
今天再回頭看,他解釋,由於市場過去太習慣「增速為KPI」的發展模式,在中國經濟轉型期間,港股能做的事沒有很多。「退潮的時候,沒甚麼Magic可以做」- 要芒格一點說,至少知誰人沒穿好泳褲,但遮掩不到股市水至清則無魚,缺水就連蝦蟹都無的現實。
其實,李小加感慨新股通胎死腹中,筆者則認為,大家更加應該慶幸ETF通沒有真正打通,否則可能會後患無窮,恒指今年低點隨時是萬二點,港交港跌穿200元。順帶一提,若恒指收低於19781點,港股將出現歷史上首次四連跌,目前看來可能性頗高。
滙證最新報告亦指,由於近期市場疲軟,更多投資者正在重新檢視自己對港交所的投資理念。雖然港股日均成交易改善至1,000億元(10月中「低位」750億)。但股市調整可能削弱IPO,從而令發行人卻步,甚至「也感覺到,投資者再次對地緣政治風險要求更高的premium定價。」
已故曹仁超有句至理名言,「太早睇淡是死罪」,但現在問題是淡完可以再淡,超賣後也能夠更超賣。有大行預計港股在2024年大致呈W型走勢、前低後高,筆者則估計是LV型(認真)走勢,恒指波動區間則大同小異在16,000至20,000,筆者最牛目標反而更為正面,但23,000是重要水平。
有中資行樂觀估計,港股已呈現明顯的中長期底部特徵。2024年有望進入休養生息階段,估值和盈利逐步修復,「 但未來需要更多利好政策及經濟基本面的支持,才能打開上行空間。」
所講的,可能是之前積弱的人民幣匯率,已然觸及超大型周期底部。而貨幣市場「東寬西緊」,中美利差很可能趨向見頂,港股雖然肯定不是參差見底,但美股會否輾轉見頂?特別是美國市場相對強勢已維持了好一段時間,也應暫告一段落。
傳統價值投資智慧可能會叫你揀買優質的中概科技做「標的」,因為2024年將再次是找尋alpha收益的一年,疫後復常不似預期,宏觀經濟改善有限對產業增長造成了壓力。選股重點行業領導者、獨特的成長機會和人工智慧推動者。
去年11月初寫文「四季三餐兩餸攻金 九窮十絕十一翻身」,叫長淡者要注意,當心趁兩三個金融投資大會傳出好消息被挾,今年卻相對淡靜,此刻No news is bad news,可能要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同準備去下2023港股忘年會。
「如果您對股市投資感興趣,建議您諮詢專業的金融顧問或研究相關的市場分析報告,以獲取更準確和具體的信息。記住,投資股市存在風險,您應該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之前進行充分的研究和評估。」
久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