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即時財經新聞

【久利生專欄】盛事經濟要靠另類推手?

全城都熱烈討論盛事經濟同Taylor Swift,應該沒有多人留意,全球最大私募股權公司 Blackstone去年12月發布的一段「Taylor Swift主題」慶祝video,高層好聲音唱:“It's the alternatives era. We buy assets then we make em' better.” 證明40秒都可以好似盛事,都可以好繽紛的。

弄投資的硬錢、辦盛事的軟錢,都正在轉向另類資產市場。而十年八載前,私募股權仍是金融業中的「小眾」,很niche。而如今,PE行業已經自成一格,而且愈做愈大,甚至從銀行手上取得了業務和聲望,管理著全球12萬億美元的資產,在美國股市上價值超過5000億美元。

美國上市的銀行的價值與疫情前幾乎只是持平,而上市私募股權公司的價值大約是其兩倍。Blackstone的價值超過大摩或高盛,又因為已開展高端財富管理業務,所以也有一份勝利者的自信,就算「場外」的娛樂推廣都可以玩得好放好盡,而盛事亦逐步以私募市場為定位去推動。

錢跟人轉,港版淡馬錫未竟,總部經濟也難成,寄望盛事基金可以發揮作用。當局指稱要「提供誘因吸引私人資金,以助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近年玩法更傾向是靠以HNW圈子為首的private stakeholder,至少在金融市場是如此,何不與PE界三巨頭即Apollo、Blackstone及KKR合作,leverage它們的network。

亞洲金融論壇(AFF)屬每年首項年度國際金融及商界盛事,官宣「雲集來自4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財金官員、央行及監管機構代表,逾3,000名金融和商界代表參與」,近年加入了財富管理及family office等元素,側面也是fireside chat以外的助興節目。

若嫌這些論壇仍太過「老正」,過往香港投行界盛事,像里昂論壇過往最有聲有色,每年一踏入9月就自然變成香港banker界盛事,入馬場、過大海很基本,印象中有幾年更加會請來荷里活靚仔明星,好不繽紛。

筆者近來讀過不少有關盛事經濟的文獻。部分論文指出,某些盛事確實會吸引更多的遊客到訪,但這種形式的增長通常會小於事前預測。這些效應通常也取決於特定於主辦地區和該盛事本身的因素,例如活動時間安排等。近年的學術研究也表明,由盛事帶來的任何經濟活動增長,往往會被額外的公共財政中預算的開支所蓋過。此外,研究亦指出,有關乘法效應和增加收入的論點,往往也有被誇大之嫌。

但似乎上述分析首先是經不起Taylor Swift考驗,其「The Eras Tour時代巡迴演唱會」席捲全球,為美國經濟帶來了近60億美元的收入,資料顯示,觀眾人均帶來消費1328美元,包括門票、交通、住宿、購物等,像在西雅圖巡演第一晚,市中心酒店的收入達破紀錄的740萬美元,可見已成為現象級經濟學話題。

盛事經濟產生的效益是否人所共見,包括能否帶動零售、餐飲及酒店等經濟活動,值得討論。但放在2019年及疫後的香港,最大優勢是低基數效應。旅發局數據指,去年訪港旅客約3,400萬人次,僅回復到疫前的一半。大行亦開始計入近日零售市道見底。

根據官方近日公布的數據,估算每150萬名遊客,可帶來0.1百分點GDP增長,以2022年全年GDP約2.84兆港元計算,0.1%則相等於約28.4億港元。而盛事委員會策動的9項文藝項目,預計可吸引170萬人次訪港。

多搞國際級AA+盛事,有機會提高香港曝光率,吸引多些旅客。本周當然是美斯旋風式訪港,而去年12月,國際知名高級時裝品牌LV在星光大道舉行2024初秋男裝時裝秀,便是少有被讚「辦得好」的盛事之一。

另一國際著名時裝品牌Dior亦將於3月下旬登場,在港舉辦2024秋季男裝系列時裝展,Dior男裝藝術總監屆時將來港,未知到時又會在香港哪裡邊頭行show?碧咸又會否成為神秘嘉賓驚喜現身?

維港巨星匯20年後的盛事香港,Taylor Swift不來,所以也不用表演打側手翻。但推動世界級盛事的超高難度動作,或要靠有些UHNW網絡的人,藝高人膽大,從中拉線,預先拍照,可能真的有TS的Whatsapp,或者IG會直接回覆呢。It’s the mega event era嘛。

久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