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即時財經新聞

【久利生專欄】如何放大去看友邦跌勢?

港股業績期差不多結束,準備進入第二季,市況整體而言卻好像再偏淡,像友邦在2023年的業績公佈過後,股價加速下滑,好像日日都是52周低位,繼續尋底之餘,一年計更加是跑輸恒指(-30% 對 -16%)!令中環人不能夠不放大件事。

投資者的關注重點主要集中在回購、VNB(新業務價值)增長和利潤率方面。儘管友邦仍有很多亮點,資產負債表更是穩健,但在看見並相信新增長點前,機構投資者可能更buy加碼回購計劃,因為來得更加實際。

對於友邦沒有宣布新一輪的回購計劃,投資者感到失望,可能要等自由現金從2025年開始恢復雙位數增長,進一步增加支持股東回報的靈活性。

友邦管理層表明,未來將優化資本運用,並根據其強勁的資產負債表,考慮投資新業務和增強股東回報。其總股東回報已經達到約7%(股息+回購),意思即是說已經有所交代。

但想深一層,即使息口行將回落,身邊的友邦前忠粉現在都寧願把錢放進銀行做定存,都不選擇回流低撈友邦,便知情況有幾特殊,甚至予人錯覺是由大戶到散戶,都對「香港金融股」的前景有所保留。

撇開銀行股不講,Hong Kong financials港交所(0388)和券商股積弱就不用多說,當然是因為IPO一潭死水,但友邦及作為香港所謂五大支柱之一的保險業,若是代表「中港財富增值」的故事,則股價「一直向南」是反映什麼負面因素及下行風險?

若參考大行最新列出的downside risks,包括亞洲經濟增長普遍疲軟;中國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內地新增省份的監管批准延遲;中國資本管制收緊,對香港的銷售和保單續期產生負面影響,尤其是高利潤的保險產品。

其中,香港市場的潛在問題,可能在於MCV市場提供服務的代理人業務計劃延遲重啟,或個別險企可能因為投資市場波動,導致本地子公司需要額外資本需求等。而上述一籃子因素,不排除已經滲入股價及估值當中。

以友邦為例,上日(3月25日)收報54.8港元,數字上已「跌穿」大摩的最壞預測,該行給予友邦「最熊」目標價55港元。這個價位price in了新業務價值(VNB)增長放緩及風險增加,包括中國經濟困難、保險利潤持續下降以及內地擴張放緩,還預視MCV受到監管所限的挑戰,同時,等於是假設新業務價值2024年和2025年增長率只有8至9%(市場共識2024年VNB增長率約14%)。

對比2023年的VNB增長率(按同等匯率計算),與市場共識基本一致(約32%),但部分投資者對此期望更高,並認定可能會有強勁的對表現可以超額完成,造成前後兩年的落差。

其他險企的處境可能也相似,即2024年首季仍然處於低基數,特別是對於內地和香港兩個市場的增長強勁。但隨著環境恢復正常並且在第二季的高基數,則可能會看到增速放緩。

事實上,香港保險行業競爭加劇,特別是在2023年第二季度,隨著經紀渠道比例在過去兩個季度的下降,競爭逐漸減輕。但MCV新業務有所下降,友邦在第四季度APE(年化保費收入)和VNB(新業務價值)按季均有增長,「並且是從一些主要對手身上取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如此一來,其他更細的本地保險公司前景可能更加難捱,個別想上市而又做不出成績、甚至恐怕會倒退的,與其講恒指三萬點,不如就等友邦重上100元、變回紅底股先,到時至少可以benchmark得更容易,估值也可以多一截,但不知要到何年何月了。

久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