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即時財經新聞

【久利生專欄】重估虧損還重估虧損 蝕還蝕 兩回事?

陳啟宗「地獄論」一出,再有吳天海接力話「復常還復常,市場還市場」,香港收租股公布的最新業績,重估虧損似乎上了關鍵字金牌榜首,「報告唔止係一份中期報告,我有指導分析師」,幾間公司包括恒隆地產、九倉置業及置地公司都錄得頗為顯著的物業減值導致的重估虧損。

雖然傳統智慧是視重估物業估值為非現金項目,但時移世易,會計準則無變(當然入帳有分為進取或保守),是投資者的考核眼光及接受程度不同了。面對零售市道慘淡,他們明顯沒有以往那麼通融,況且也真的是影響得到業績。儘管重估虧損可以「撇除」,但市差盈利輸少當贏(保本保命!),事實已左右到派息決定。

2024下半年樓市走勢,似乎朝向全年跌5%的預測前進,截至上周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累跌4.25%,仍然接近八年低位。觀乎市場估計9月鐵定減息,加上有地產業界向金管局施壓,指其「不能只阻止銀行冒風險,有時還需要推動銀行冒風險」,有理由相信,樓市正醞釀金九銀十,但恐怕全年只會呈雙頂格局(前頂在三月)。

地產股股價當然先行,卻並非因樓價預期,而是迅速price in「鬥減債」的反向利好刺激,即是阻力變支持,弱點變賣點,雖然離re-rate仍相差很遠,但短線的爆發力頗為明顯。大摩最新發表的報告都有簡單評論幾隻剛或將公布業績的公司,同時亦提供了四條客戶的問題,但好像只有問題而沒有完整答案: 

1. 有哪些公司的股息沒有現金盈利覆蓋?

2. 中期而言,住宅物業價格會升定跌?

3. 香港零售銷售下跌幾時先會完?香港人去深圳購物屬暫時還是結構性現象?

4. 哪些股票可能因為減息而受惠?

例如,恒隆地產雖然股息減少33%,但仍然未被現金盈利完全覆蓋,而且中國內地及香港的零售銷售難言見底。(若以大摩指2025財年10倍市盈率計算,估值並不吸引)。希慎的情況亦類似,負面展望是反映高寫字樓比重、香港零售銷售增長減慢,以及股息未被現金流完全覆蓋。

至於九倉置業蝕10.5億港元,市場未太過意外。七月底發過盈警,表示可能會因為物業重估虧損而錄得不少於9億港元虧損(仍差過預期!)。而重估虧損包括海港城32億港元或半年計再減2%,時代廣場14億港元或進一步少過去年底3%。事實上,上市公司亦難以每年都進取入帳,等不到零售市道以至投資市場好轉,終要面對壓低估值的現實。

九倉置業股價業績後反底升,更多可能是因為集團有高達89%都是浮動利率債務,若短期內進入減息周期,借貸成本下降及持續減債,可以令每股盈利同股息有上升空間。減息刺激匯率變動或有助帶動遊客消費重現,至少吳天海口中的「三高」可以變「兩低一高」。

九倉置業2024年上半年投資物業EBIT按年有增長,在香港零售銷售同寫字樓租金疲弱的情況下,算是過關。但海港城商場租金回升及租戶組合調整有助提升,預期下半年仍難有顯著改善,因為遊客消費復甦遜於預期,以及負面財富效應。

即使商場業務有改善,但寫字樓業務仍然疲弱。上半年海港城商場的零售租金收益按年升約7%(去年下半年升11%),而時代廣場的商場租金收益則按年增約5% (去年下半年0.4%)。不過,若認為其商場組合(佔收入59%)的翻新措施,有助抵銷寫字樓組合(佔22%)的租金下降趨勢,則可能過於樂觀?

零售物業組合的消費升級,暫時最高調同有決心的,要數置地公司的「明日中環」項目。試想,做這個投資決定時,管理層已大概掌握基礎虧損的情況,仍繼續推進。置地上半年投資物業公允值重估損失為8.3億美元,主要便因香港寫字樓組合的估值下跌,證明物業減值還物業減值,蝕還蝕,兩回事。吳天海可以用來做教intern。

講到底,業績期未到公布一刻,都不知道派息是意外抑或驚喜。例如物業重估出名保守的長實,大行卻話中期股息有下調風險,事關2023年已經減過,今年中期可能再減近兩成。恒基有出售及農地收益頂住,但有買地興建的新寫字樓在手,上半年派息率及股息率又能否維持穩定?

久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