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筆者近日重投Netflix懷抱,但追看的竟然不是什麼大熱話題作品,而是一套叫《藍色監獄》的日本足球動漫,很熱血,這個與chiikawa同屬非遊戲類IP,想不到也跟近來的經濟趨勢有關。
認識在內地做金融的朋友小黃,更加是個典型日漫迷,滿屋都是星矢十二宮黃金聖衣,說自己很多珍藏都「封坑」了。他女兒最熟悉的上市公司叫華立科技,聚焦「線下遊戲遊藝+IP運營+衍生品」,是反映這個「谷子經濟」熱潮漸起,帶來所謂二次元周邊市場的發展。
「谷子」取自英文「Goods」(商品)的音譯,一般指漫畫、動漫、遊戲等IP為原型製作的周邊商品,包括「吧唧」(Badge,徽章)、立牌、鎖匙扣、鐳射票等。乘著二次元文化的深入和粉絲經濟而崛起。
與「谷子文化」對應的便是購買這些商品的行為被稱為「吃谷」。「谷子」在線上線下受到不少年輕人追捧,甚至由此形成「谷圈」。而因個別限量版産品價格驚人,也被戲稱為「塑料黃金」(定塑膠比特幣?)。
近日A股「谷子經濟」概念股異軍突起,漲停比比皆是,正如小黃所言:「华立3连20cm了,友圈内的该公司员工抓住了嘛」。投行也紛紛出研究報告,爭住解構這個千億級新興產業 - 港股代表泡泡瑪特都只不過做下線!(IP授權是上游、IP代理是中游)
據市場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二次元周邊衍生產業規模約1023億元(人民幣·下同),2016至2023年複合增速達53%。市場預計維持雙位數增長趨勢,而且仍然有驅動因素。
目前中國二次元用戶規模已突破5億(其中Z世代佔比 95%),未來隨著對精神消費需求的重視提升,消費群體規模快速增長。另一方面,市場發展主要依賴於知名IP授權,稀缺IP周邊存在收藏價值,後生仔願意為其支付溢價,玩法普及有望推動消費水平持續提升。
在不觸及敏感意識形態(網遊)及社會金融穩定(虛幣)下,「居民消費」似乎仍有生存空間,尤其是隨著消費降級,傳統智慧中的口紅經濟,變成由00後、10後主導的悅己型消費傾向。相較單價較高的傳統手辦類figure產品,谷子的價格相對較低,其IP也更加豐富 - 這亦反映在小黃兩父女的「傳承」。
用內地講法,2024年是谷子消費的元年,巨量數據顯示,今年以「谷子」為關鍵詞搜索熱度,同比增長39%;其中國慶假期期間,「谷子」相關話題搜索指數同比增長371%。不過,儘管增長勢頭強勁,但市場發展仍面臨不少考驗。
隨著資本持續湧入,行業競爭格局呈現分散化特徵。龍頭企業在規模效應、設計研發、渠道布局等方面具備優勢,但維持市場份額的成本亦不斷上升。中小企業則面臨更大競爭壓力,產品同質化問題日益突出。
至於筆者最避忌的IP授權領域,業界普遍依賴IP授權運營,當中存在一定挑戰。授權費用居高不下,優質IP資源有限,加上部份國產IP生命周期較短,企業需要不斷更新產品組合。同時,市場上IP侵權現象時有發生,或影響行業健康發展。
此外,庫存管理亦為業界重要課題。由於產品更新換代快,市場需求波動較大,企業需在備貨量與銷售預期之間取得平衡。過度備貨可能造成積壓,存貨不足則或錯失商機,考驗企業營運能力。
但最重要的始終是消費群體的變化,年輕群體的消費者雖具備較強的消費意願,但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其消費能力和消費持續性仍待觀察。他們的消費偏好變化較快,品牌忠誠度相對較低,即是不時會跟風轉坑,或者留坑但降谷。
寫稿時剛收到大摩報告,分析員早前出差去泰國睇泡泡瑪特門店,並管理層表示今年銷售額已多次達標,但當地市場仍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而且驅動因素已多元化,不再僅限於Labubu和毛絨玩具。Pop Mart在泰國的成功對印尼、菲律賓和越南有積極的啟示。
泡泡瑪特確是港股中難得行出美股走勢的好股,掌握IP全產業鏈運營、擁有差異化產品開發能力。國內外表現強勢,後續開拓海外市場、新品類開拓有望支撐2025年業績。「悅己消費進一步得到市場認可、有望提振估值」,base case目標價由81元升至113元(有機會再在fb詳寫)。
此刻市場上沒有人承認睇淡泡泡瑪特,好像也未有發行人願意開熊證put輪(要等下季染藍?)。可能很快便會見2字頭的目標價。但搞不好明年全球消費衰退、谷子經濟退潮、海外拓展受挫,提一句,沒記錯大摩個多月前最淡仍是睇48元,最新我估差極都會上調至70元附近水平。
久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