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發表評述文章,表示引述業內專家表示,當前經濟運行仍面臨困難和挑戰,外部不確定性也在上升,需要貨幣政策持續發力,暢通實體經濟血脈,未來一段時期內地仍然將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未來的貨幣政策將繼續加大逆周期調控力度,不斷提升支持實體經濟的精準性、有效性,為經濟穩定增長、結構優化調整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文章指,面臨內外部複雜形勢,作為兩大宏觀調控手段之一,內地貨幣政策任務艱巨,平衡短期和長期、穩增長和防風險、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一直是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
新華社指,今年9月以來,針對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等經濟運行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金融管理部門推出了一攬子支持經濟穩定增長的政策,不僅有降準等總量型工具、降息等價格型工具,還推出了不少新工具,不少直面當前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挑戰,比如針對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優化調整多項房地產金融政策,創設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兩項工具。人行政策並非急就章,也不是進行簡單的政策刺激的短期行為。新增政策有短期擴需求的方案,同時還有推動改革和結構調整的方案。
對於未來如何讓貨幣政策更好促進穩增長,文章指人行已經釋放出鮮明信號,包括在目標方面,把促進物價合理回升作為重要考量,更加注重發揮利率等價格型調控工具的作用;執行機制上,會持續豐富貨幣政策工具箱,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在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傳導機制方面,要不斷提高貨幣政策的透明度,提升金融機構的自主理性定價能力,增強與財政、產業、監管等政策取向的一致性,進一步提升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