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公司行政總裁巫婉雯接受《有線新聞》訪問時提到,長遠希望達至100隻成份股目標至今沒有改變,但不設具體時間表。她續指,恒生指數作為一個藍籌指數,代表著香港市場,基本上「質」為很重要,公司希望重「質」,用一個既定機制挑選最好的成分股加入恒生指數,但亦要看市場狀况,決定何謂適合股票可以納入恒指。
今年為恒生指數55周年,恒指由當初只得33隻成分股,走到今日已增至83隻。巫婉雯提到,目前恆指83隻成分股已佔市場67%市值,而成交額而言佔69%。
巫婉雯提到,東盟地區亦有不少投資產品與恒生指數掛鈎,包括泰國和馬來西亞亦有恒生指數窩輪,成交對於市場而言亦算偏高,恒指窩輪佔兩地窩輪買賣逾一半。另新加坡亦有恒指掛鈎的「單日槓桿證」,佔當地同類產品成交達四成。她亦指出,恒指公司於10月底時已與沙特交易所簽訂意向書,期望雙方日後在產品開發及數據互換方面加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