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人民幣於下午3時17分突然貶穿7.3,暫曾貶值至7.3093元,是2023年11月3日7.3189元後最弱,連續貶值第4日。
彭博社報道,瑞穗銀行首席亞洲匯率策略師張建泰表示,「在美國關稅威脅、美元走強的背景下,在岸人民幣即期跌破7.30元反映出人行對人民幣出現一定程度的貶值打開綠燈」,「這意味著下周人民幣中間價跌破7.20元的風險正在上升」。
離岸人民幣現報7.349元,貶值0.12%。港元暫亦連貶4日,貶值至7.7799元,是2024年12月9日7.7815元後最弱。
美匯隔晚創兩年高,今早人民幣中間價較預期偏強,差距近半年最大。內地自去年底以來一直透過中間價捍衛匯率不貶穿7.3,彭博社報道指,今次貶穿7.3意義重大,因為它可以被視為中國人民銀行正在緩解日益增長的經濟壓力和人民幣疲軟的訊號。面對強勢美元,央行近期持續在7.30元支撐在岸人民幣的態度出現變化,短期內跌勢可能繼續擴大。
報道指,中國自去年9月以來實施的一系列經濟刺激措施效果不及預期,在海外貿易保護主義高漲、特朗普即將上任之際,中國出口形勢正面臨更大壓力。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近期顯著走強,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進一步削弱出口行業競爭力,給2025年經濟復蘇帶來拖累。
其他報道
滬深三大指數連跌3個交易日 滬指跌1.57% 深成指失守1萬點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