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網上有關「外資正在大規模地從中國撤出去」的說法,官媒《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登文章回應指,去年全年內地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按年下跌27.1%,同時新成立的外資企業數量按年增加9.9%。文章直言,中國市場已今非昔比,認為在討論外資是否撤出中國時,先搞清楚「中國還需要外資嗎」?
文章提到,今日中國,技術突破、人才累積,一個持續發展、動能強勁的中國,一定是外資眼中的「香餑餑」,但外資企業亦必須拿出看家本領才能站穩腳跟。「這些年,一些沒有跟上中國市場變化的外資撤出了,更多技術含量高的外資進來了。」
文章又指,時代在發展,中國市場已今非昔比,中國與外資的相對關係也有了新變化。現在中國進入高品質發展新階段,從資本緊缺轉向資本富餘,從注重引進外資轉向「引進」、「走出去」並重。不過,資本富餘和「走出去」並不意味著中國不需要外資了。加速建構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外資仍是關鍵樞紐。
文章提到,近年中國出台了更大規模、更高水準的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舉措,隨著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檻不斷降低,愈來愈多的中小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這是新設外資企業數量較快增長的重要原因。
至於引資規模下降的原因,文章認為,產業投資是面向長期的理性經濟行為,受中長期多重因素影響,數據上下波動是符合經濟學的規律。文章指出,2021年至2023年連續3年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後,2024年有所收縮屬於正常範圍內;另外是全球跨國投資趨向服務業化及輕資產化,利用外資規模與新設企業數量之間也會出現階段性反差。
其他報道
恒指收市升388點 北水兩個月高 盈富成交210億 ATM、國指ETF齊破百億
馬斯克讚DeepSeek令人印象深刻 但xAI會發布更好模型
內地三大電訊商均接入DeepSeek模型 中電信股價曾升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