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表示,去年國家經濟增長達百分之五,國內生產總值總量接近135萬億人民幣。其中,科技創新及應用已逐漸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動能。香港未來要緊扣國家發展的方向與路徑,圍繞中央政府擘畫的未來工作重點,香港在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時候,須循以下三方面加速推進自身發展的工作。
第一要加速推動科技創新與應用創新,以增強經濟動力和提升發展質量。過去一段時間,政府大力投資科研、吸引大型科技企業落戶香港,亦聚焦培育科技初創在港加速成長,這些工作的成效正逐漸顯現。
本港的金融市場為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提供了重要支撐。與此同時,科技與產業創新也為港股增添新的動力。在科技股強勢帶動下,上月每日港股平均成交額接近3,000億元水平。新股市場亦更趨活躍,港交所正處理的上市申請個案已超過100宗,市場估計今年港股新股籌資金額約在1,300億至1,600億港元之間。今年《財政預算案》提出為上市申請而設的「科企專線」,正是看準這個趨勢及市場需要,透過更精準的前置服務,加速上市申請的前期準備工作。
第二是要透過「打造體驗、確立主題」,以創新模式讓市場釋放消費潛力,以支持鞏固內部需求和提振消費。由於市民及旅客的消費模式轉變,本地零售市道受到影響。但內地的實踐經驗說明,透過打造更多文化、體育及旅遊等範疇的新體驗、新場景,可精準觸達更廣泛多元的消費群體;疊加數字化營銷和推廣,將有助激活潛在的消費力,實現產業增值與市場擴容的良性循環。
而如何「因地制宜」發揮香港中西文化交匯的特點,提供更多新消費體驗,將成為香港保持競爭優勢和促進未來發展的關鍵着力點等。
第三要加強深化國際交往合作。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有「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今年香港將舉辦首屆「香港全球金融與產業合作峰會」,通過金融牽引,匯聚全球企業、資金和技術,促進國際產業合作,同時吸引更多先進產業龍頭、海內外企業及投資者落戶香港。今年亦將舉辦「國際人工智能青年科學家論壇」和「國際機器人大會」,雲集這方面的領軍人物,推動香港成為人工智能產業交流協作的匯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