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股價屢創新高的小米(1810),公司創辦人、董事長、行政總裁兼全國人大代表雷軍在北京市代表團召開代表小組會議上提到,「幾年前有自媒體造謠說小米公司被證監會查了,我們股票跌了8%,當天相關部門還幫我們闢謠,但我沒辦法舉證造成了50萬的損失,因為股票波動原因很多。」
他指,應針對性加強立法工作,有力打擊網絡造謠和水軍的不當行為。
在2022年市場有傳言內地監管層對「當前科創板、創業板在審涉及小米產業鏈的項目做了排查,涉小米產業鏈IPO政策受限」,其後獲證監會否認,指未對小米產業鏈相關企業出台IPO限制性政策,也未開展專項排查。
另外,他又在會上談到人工智能技術引發的問題,雷軍指,這兩年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突破以後,出現了很多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應用,比如AI換臉、擬聲等,但任何一個人的臉和聲音都能輕鬆被用來做各種視頻,成了新的違法重災區。
而去年十一假期期間,內地網上出現了「AI語音雷軍」的音頻,並在結合畫面合成音視頻後,再發布到抖音、快手和B站等互聯網平台,其中不乏罵人、惡搞小米產品的語音,遭成負面影響。
雷軍在會上亦重提此事,指自己本身亦是「受害者」,「去年『十一』,有網友說過了7天假,被我整整罵了8天,剛開始我覺得網民拿我開涮我也能接受。但這類內容增多且質量低劣涕,防不勝防,網友也紛紛投訴。」。
雷軍表示,當想通過法律維權時,卻發現對此沒有專門的立法,只能用隱私權、肖像權、名譽權等法律起訴,而這些都要量化損失,但「在網上被罵8天,損失根本沒法量化」,故呼籲人工智能技術興起以後產生了很多新問題,相關部門要提前預判,提前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