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即時財經新聞

財新中國3月服務業PMI升至51.9 勝預期

財新傳媒與S&P Global發布3月中國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指數從2月份的51.4上升至51.9,好過預期的51.5,連續27個月在50之上;上年同月52.7。綜合指數由51.5升至51.8,連續第17個月高於50。

報告顯示,受惠政策及需求改善,新訂單增幅創下3個月新高,經營活動亦加速增長,企業也看好經營前景,但市場競爭加劇,服務業下調銷售價格。內需改善,新增出口持平。製造業及服務業供需持續改善,製造業外需強勁,市場對未來仍抱持樂觀預期。

報告內容:

3月份,中國服務業繼續擴張,經營活動和新訂單量在最近調查期間內皆加速增長。企業也看好經營前景。雖然用工數量下降,但企業透過提高效率,清理積壓業務。同時,市場競爭加劇,導致服務業企業在投入成本重拾漲勢的3月份仍選擇下調銷售價格。

3月,財新中國通用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經季節性調整)錄得51.9,超過2月份(51.4)。目前指數已連續27個月維持在50.0臨界值上方,最新數值說明中國服務業活動持續增長,增長雖然溫和,但自去年12月後已屬最顯著。

新接業務量增長,支撐最近服務業活動擴張。據調查樣本企業反映,得益於政策扶持與需求廣泛改善,加上各種行銷措施,月內新訂單增幅創下3個月新高。最新數據顯示,新增業務總量擴張,主要是受內需改善所驅動,新增出口業務量在3月呈現持平狀態。

調查樣本企業也表示,第一季度末,由於企業效率改善,積壓工作量連續第三個月下降,但整體降幅仍屬輕微。3月份產能出現富餘跡象,導致用工重現收縮,收縮率雖然是將近一年來最急劇,但仍屬小幅。月內還有部分企業是出於成本考量而減少用工。

事實上,平均投入成本經歷上月微降後,在3月恢復上升。調查樣本企業普遍表示,用工費用上揚,供應商加價,是導致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不過,當月投入成本升幅僅算輕微。服務業企業普遍選擇自行消化成本增幅,並且連續第二個月降低銷售價格,降幅雖然輕微,但已是6個月來最顯著。

據反映,市場競爭壓力加劇,服務業企業以降價促銷。

3月,服務業整體對經營前景保持樂觀。調查樣本企業普遍寄望,國內扶持政策和企業拓展措施在未來12個月促進銷售和產出。當月企業樂觀度雖然繼續高於2024年均值,但相比2月份減弱。部分企業對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前景感到憂慮。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服務業PMI錄得51.9,較前月上升0.5個百分點,服務業PMI自2023年初以來繼續位於榮枯線之上,市場景氣度持續恢復。

王喆表示,服務業供需繼續擴張。市場條件持續改善,供需雙雙向好,並較前月略有加速。服務業營業活動指數及新訂單指數均連續第27個月高於榮枯線並錄得2025年以來新高。3月,外需維持穩定,新出口訂單指數恰位於榮枯線上。

王喆表示,服務業就業低迷。企業出於降成本考量,用工態度謹慎,服務業就業指數降至收縮區間。這不僅是該指數近四個月來第三次低於榮枯線,收縮幅度也創下過去11個月以來的最大值。企業供給側降本增效持續減少積壓工作量,積壓工作指數連續第三個月錄得收縮區間。

王喆表示,服務業價格仍承壓。供應商物價及薪資水準略有上浮,企業投入品價格微漲。服務業企業在銷售端仍以降價促銷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服務業收費物價指數在收縮區間降至近六個月以來新低。

王喆表示,服務業市場情緒保持樂觀。服務業經營預期指數較前月略有下降但仍維持在擴張區間,服務業企業對未來國內政策支持期待,不過也有企業對可能的貿易環境惡化表示擔憂。

綜合指數方面,3月,綜合產出指數從2月的51.5升至51.8,生產經營活動錄得去年11月後最強增速。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產出皆加速擴張。

產出擴張的核心動力是新接業務量增長,包括新接出口業務量的增長。積壓業務量也連續兩個月上升,但用工規模下降,原因主要與服務業裁員有關。企業對經營前景整體保持樂觀,信心度仍高於2024年均值,但較2月份減弱。

價格方面,平均銷售價格連續第四個月錄得下降,投入成本的降幅雖屬輕微,但已是將近五年以來最顯著。

王喆表示,綜合PMI連續第17個月高於榮枯線。製造業及服務業供需持續改善,製造業外需強勁,價格水準維持低位,銷售端價格承壓明顯,製造業就業略有轉好,服務業就業形成拖累,市場對未來仍抱持樂觀預期。

王喆表示,今年前兩個月,各項主要宏觀經濟指標符合或略高於市場預期,經濟運行起步平穩,發展態勢呈現回升向好跡象。不過當前就業市場依然較低迷,通縮壓力客觀存在,歸根究底在於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市場主體樂觀預期不強。

王喆表示,今年政府將大力提振消費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這需要政策在穩定勞動力就業、減輕居民生活負擔、增加居民可支配所得方面多做文章,穩股市樓市、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亦是促進消費的重要保障。

王喆表示,2025年,外部環境更趨嚴峻複雜,宏觀政策更需積極有為、靠前發力,呵護經濟持續向好。

其他報道

渣打:關稅將嚴重損害中國出口 10年國債息年底料跌至1.4%

摩根:美對等關稅短期內對美股亞股帶來壓力 籲以股債多元化組合應對波動

滬深三大指數低開 人行進行2234億人幣逆回購

恒指低開564點 科指跌3% 見兩個月低 阿里、京東跌逾5%

美國對華關稅疊加至54% 分析料中國對美出口大降 反制將嚴重升級

對等關稅 中國國債長債息 見1個月低 離岸人民幣1個月最弱 金價創新高

正力新能IPO 入場費2506.02元

大摩:中國和越南很難通過談判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

韓國:將儘量減少美國關稅對經濟影響

港股ADR升3點 夜期低水109點 美期亞股跌

特朗普宣布5月2日起取消中國小額包裹關稅豁免

關稅公布前 美股上升 道指升235點 美債息降至逾3周低

TRON孫宇晨稱FDT已資不抵債 指香港監管存在重大漏洞敦促迅速解決問題

特朗普對等關稅出台 中國為34% 累計升至54% 納期跌逾4%

北水增持協鑫科技 減持盈富

股票名稱現價升跌$升跌%
0981 中芯國際43.254.1010.47
1810 小米集團-W41.903.007.71
6862 海底撈17.201.086.70
0291 華潤啤酒27.451.656.40
0960 龍湖集團9.820.545.82
更新時間:2025-04-09 16:08
股票名稱現價升跌$升跌%
1299 友邦保險49.95-3.20-6.02
0857 中國石油股份5.20-0.27-4.94
0288 萬洲國際6.52-0.21-3.12
0012 恒基地產19.88-0.57-2.79
0027 銀河娛樂25.55-0.60-2.29
更新時間:2025-04-09 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