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傳媒與S&P Global發布3月中國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指數從2月份的51.4上升至51.9,好過預期的51.5,連續27個月在50之上;上年同月52.7。綜合指數由51.5升至51.8,連續第17個月高於50。
報告顯示,受惠政策及需求改善,新訂單增幅創下3個月新高,經營活動亦加速增長,企業也看好經營前景,但市場競爭加劇,服務業下調銷售價格。內需改善,新增出口持平。製造業及服務業供需持續改善,製造業外需強勁,市場對未來仍抱持樂觀預期。
3月份,中國服務業繼續擴張,經營活動和新訂單量在最近調查期間內皆加速增長。企業也看好經營前景。雖然用工數量下降,但企業透過提高效率,清理積壓業務。同時,市場競爭加劇,導致服務業企業在投入成本重拾漲勢的3月份仍選擇下調銷售價格。
3月,財新中國通用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經季節性調整)錄得51.9,超過2月份(51.4)。目前指數已連續27個月維持在50.0臨界值上方,最新數值說明中國服務業活動持續增長,增長雖然溫和,但自去年12月後已屬最顯著。
新接業務量增長,支撐最近服務業活動擴張。據調查樣本企業反映,得益於政策扶持與需求廣泛改善,加上各種行銷措施,月內新訂單增幅創下3個月新高。最新數據顯示,新增業務總量擴張,主要是受內需改善所驅動,新增出口業務量在3月呈現持平狀態。
調查樣本企業也表示,第一季度末,由於企業效率改善,積壓工作量連續第三個月下降,但整體降幅仍屬輕微。3月份產能出現富餘跡象,導致用工重現收縮,收縮率雖然是將近一年來最急劇,但仍屬小幅。月內還有部分企業是出於成本考量而減少用工。
事實上,平均投入成本經歷上月微降後,在3月恢復上升。調查樣本企業普遍表示,用工費用上揚,供應商加價,是導致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不過,當月投入成本升幅僅算輕微。服務業企業普遍選擇自行消化成本增幅,並且連續第二個月降低銷售價格,降幅雖然輕微,但已是6個月來最顯著。
據反映,市場競爭壓力加劇,服務業企業以降價促銷。
3月,服務業整體對經營前景保持樂觀。調查樣本企業普遍寄望,國內扶持政策和企業拓展措施在未來12個月促進銷售和產出。當月企業樂觀度雖然繼續高於2024年均值,但相比2月份減弱。部分企業對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前景感到憂慮。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服務業PMI錄得51.9,較前月上升0.5個百分點,服務業PMI自2023年初以來繼續位於榮枯線之上,市場景氣度持續恢復。
王喆表示,服務業供需繼續擴張。市場條件持續改善,供需雙雙向好,並較前月略有加速。服務業營業活動指數及新訂單指數均連續第27個月高於榮枯線並錄得2025年以來新高。3月,外需維持穩定,新出口訂單指數恰位於榮枯線上。
王喆表示,服務業就業低迷。企業出於降成本考量,用工態度謹慎,服務業就業指數降至收縮區間。這不僅是該指數近四個月來第三次低於榮枯線,收縮幅度也創下過去11個月以來的最大值。企業供給側降本增效持續減少積壓工作量,積壓工作指數連續第三個月錄得收縮區間。
王喆表示,服務業價格仍承壓。供應商物價及薪資水準略有上浮,企業投入品價格微漲。服務業企業在銷售端仍以降價促銷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服務業收費物價指數在收縮區間降至近六個月以來新低。
王喆表示,服務業市場情緒保持樂觀。服務業經營預期指數較前月略有下降但仍維持在擴張區間,服務業企業對未來國內政策支持期待,不過也有企業對可能的貿易環境惡化表示擔憂。
綜合指數方面,3月,綜合產出指數從2月的51.5升至51.8,生產經營活動錄得去年11月後最強增速。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產出皆加速擴張。
產出擴張的核心動力是新接業務量增長,包括新接出口業務量的增長。積壓業務量也連續兩個月上升,但用工規模下降,原因主要與服務業裁員有關。企業對經營前景整體保持樂觀,信心度仍高於2024年均值,但較2月份減弱。
價格方面,平均銷售價格連續第四個月錄得下降,投入成本的降幅雖屬輕微,但已是將近五年以來最顯著。
王喆表示,綜合PMI連續第17個月高於榮枯線。製造業及服務業供需持續改善,製造業外需強勁,價格水準維持低位,銷售端價格承壓明顯,製造業就業略有轉好,服務業就業形成拖累,市場對未來仍抱持樂觀預期。
王喆表示,今年前兩個月,各項主要宏觀經濟指標符合或略高於市場預期,經濟運行起步平穩,發展態勢呈現回升向好跡象。不過當前就業市場依然較低迷,通縮壓力客觀存在,歸根究底在於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市場主體樂觀預期不強。
王喆表示,今年政府將大力提振消費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這需要政策在穩定勞動力就業、減輕居民生活負擔、增加居民可支配所得方面多做文章,穩股市樓市、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亦是促進消費的重要保障。
王喆表示,2025年,外部環境更趨嚴峻複雜,宏觀政策更需積極有為、靠前發力,呵護經濟持續向好。
其他報道
渣打:關稅將嚴重損害中國出口 10年國債息年底料跌至1.4%
摩根:美對等關稅短期內對美股亞股帶來壓力 籲以股債多元化組合應對波動
恒指低開564點 科指跌3% 見兩個月低 阿里、京東跌逾5%
美國對華關稅疊加至54% 分析料中國對美出口大降 反制將嚴重升級
對等關稅 中國國債長債息 見1個月低 離岸人民幣1個月最弱 金價創新高
TRON孫宇晨稱FDT已資不抵債 指香港監管存在重大漏洞敦促迅速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