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評級機構惠譽發布報告,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調降至「A」,原因是該行預期中國公共財政持續轉弱,以及公共債務迅速增加。財政部回應指,惠譽下調評級做法有失偏頗,對此深表遺憾、不予認可。
惠譽指,當前中國市場需求低迷,但同時外部關稅節節走高,令市場面臨通縮壓力,預計中國政府將持續實施財政刺激措施以刺激國內經濟增長。而該行也預計未來幾年內中國將因此出現高額財政赤字、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低迷等情況。
基於上述分析,惠譽預期中國今年整體政府赤字相當於GDP比例將升至8.4%,去年則為6.5%。而中國今年GDP將料增長4.4%,去年則為增長5%。
美國對中國總關稅率加至54%,惠譽指相關關稅上調幅度更大,預計中國仍將受到關稅引發全球放緩的廣泛影響。
此外惠譽亦將中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由「A+」調降至「A」,展望則由負面調升為穩定。
對此,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惠譽方面雖承認中國較其他同評級經濟體具有更為穩健的經濟增長前景和全球貿易關鍵地位,但其固守原有的評級方法,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是有失偏頗的,不能充分客觀反映中國的實際情況和國際國內市場對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一致認知。
負責人指,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勢也沒有變。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134.9萬億元人民幣、增長5%,增速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當前,從生產要素看,中國人才紅利、存量資本、技術進步等優勢進一步累積;從結構轉型看,新興經濟、城鎮化、市場化改革等潛力巨大;從宏觀政策看,逆周期調控效能不斷提升,深化改革開放成效不斷顯現,經濟向好發展的勢頭不斷鞏固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