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連續第二個交易日調弱逾90點,報7.1980元,創去年12月3日來最弱,中間價與預期差亦增至1142點,是2月20日最闊。離岸人民幣曾貶值至7.3244元,是4月3日7.3484元後最弱。在岸人民幣曾貶值至7.314元,是1月20日7.3239元後最弱。
彭博社報道,澳新銀行亞洲研究主管Khoon Goh稱,「人行正在逐步調整人民幣來適應美國的對等關稅」,「預計人行將繼續允許人民幣中間價進一步走弱,但會採取有節制的方式,而不是一次性大幅貶值」。
對於中國可能讓人民幣貶值來對冲關稅衝擊的風險,市場預期開始升溫。富國銀行預計,人民幣在兩個月時間內可能最多貶值15%。 瑞穗金融集團則更加保守,預計當局可能會引導人民幣從目前水平貶值約3%至1美元兌7.5元。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幣短期內大幅貶值弊大於利,中國還將繼續維持高壓維穩。「若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增加,我們認為穩匯率政策將再度適時發力,對美元匯率貶值速率將是溫和的」,中金公司外匯分析師李劉陽在報告中指出,若本周美元轉而走強,在岸人民幣匯率臨近7.30的整數關口,穩匯率政策是否進入一段時間的「穩點位」模式,亦值得關注。
市場關注中國可能推出的刺激政策對匯率帶來的潛在影響。《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說,中國面對美國濫施關稅的亂拳「心中有數、手上有招」,未來根據形勢需要,降準、減息等貨幣政策工具隨時可以出台。
其他報道
越南提取消所有美商品關稅 納瓦羅:問題在於涉充當中國出口產品避稅平台
恒指低開2119點 科指跌11% 齊見半年最大跌幅 及兩個月低
港股ADR跌1819點 夜期低水78點 美期跌逾3% 日股跌逾8% 韓澳跌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