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即時財經新聞

【久利生專欄】David Webb同李小加都時不我予?

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的「告別對談」,為香港財金圈打開了真正的五月天,難得可以暫時將中美貿易戰放在一邊。而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的名字,亦因為一單Webb都會覺得混亂的疑似交易而見報,令這一PAIR「死對頭」又雙雙成為新聞人物。

說二人時不我予,除了各自的命數,也因為觀乎港交所的走向,已進入重量不重質及不限於互聯互通、甚至是要配合整體金融發展的戰略性階段,近年便經常集中配合政府外訪,而非像過往主導引領香港的資本市場向前,例如中東商貿代表團一類的活動。

撇開一筆,恒生指數公司宣布與卡塔爾金融中心簽署合作意向協議書,以加強香港及卡塔爾之間的金融聯繫和促進商業合作,旨在提升雙方在全球的知名度。在香港,市傳恒生(011)裁員的部門還包括資訊科技部、企業傳訊部,以及恒生指數公司等。涉事部門的裁員幅度有約一成至兩成,也有個別部門裁減約五成員工。我就聽聞,恒指公司將裁員約三分一人!儘管不知道Webb對恒指公司的角色有沒有多意見。

他日前對香港的「臨別贈言」,可惜我只能夠聽網上直播。據報,他提出取消新股IPO的企業盈利要求,直指上市前所錄得利潤是會計操縱的目標,就像迷魂記歌詞「弄完假再成真」(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即是在上市之後,利潤就會消失。此番言論反而有點出人意表,但想深一層,監管本應由披露做起,如果資料不實,有相關要求也沒法實際保護到投資者。他說,內地信息披露方面(公布季績)更勝香港,就顯出其對事不對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美角力的背景下,他疑似拋出了對「港特估」的描述,包括提高投資者願意在市場上所支付的價格,吸引中國內地金融市場及代表企業,因美國可能會打壓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令內地公司返回亞太區。因此港交所需要一個更值得信賴的框架,包括由獨立股東選舉產生的適當獨立董事、嚴謹的財務報表及交易系統,以及和「一股一票」代替予科技公司特殊待遇,變相讓創始人擁有過多的投票權,即他從頭到尾都不同意「同股不同權」。

曾經是港交所前非執行董事、證監會收購及合併委員會副主席,Webb之後「在野」多年,透過其市場邏輯及監管視野,可以看得出,他始終認為,所有(包括大小)股東皆為平等,在上市公公司章程下,應享受同股同權,以及有限責任的保障。他亦曾說過,即使是監管機構的權力亦應受市場的約束,若有任何違反規定的行為,股東有權廢除監管者,並訂立新的市場規則,以建立公平有序的資本市場。

可見重質不重量之餘,其觀點亦甚為連貫。他日前仍表示,創業板(簡稱GEM)應該被廢棄,香港需實行單一上市板塊,因「一所兩板」的規則幾乎沒有甚麼差別。Webb多年前對李小加所提出建立「三板」的概念,也頗有微言。翻查資料,當時他形容香港最需要的是一個良好的「公共衛生設施」,但三板的概念猶如拒絕興建「排污系統」,反而多挖一個「糞坑」。

讀者不善忘的話,會記得李小加曾發表逾3000字的所謂「發夢鴻文」,而一直主張維護小股東權益的Webb,即時發表題為「我們也有話過一個夢!」(We had a dream too!)的文章,批評港交所為吸引更多企業來港上市,不惜犧牲監管的基本原則。又自稱夢見香港投資者要求取締上市科功能,另立機構審批新股上市的申請,以解除市場監管與賺取利潤的衝突。此外,港交所其後建議以天價收購倫交所,他亦計過數指若交易成功,將會大幅攤薄港交所每股盈利。

李小加當年有互聯互通護體,在推動很多其他計劃時都得心應手,脫離港交所後搞起滴灌通。近日中國投融資(1226)發公告,擬委任滴灌通為公司新投資經理,並建議配售不少於10億港元新股份,市場人士解讀是意味李小加最終可能會入主這間公司,回歸港股。但很快便遭滴灌通停止潛在合作的探討,卻已經引發股價波動。無論是公司急想促成交易,還是李小加終有上市動作,都真人示範了Webb所指的反面教材。

最後,港股不必Sell in May,但願Webb也不用Go Away。Carpe diem and Ga Yau!

久利生